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1 绪论 | 第6-14页 |
·语码转换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1-14页 |
2 从语言课堂与日常生活语码转换现象的差异对比,分析大学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的特点 | 第14-18页 |
·大学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语境因素复杂性降低 | 第14-15页 |
·大学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的随意性降低 | 第15-16页 |
·大学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可发生率提高 | 第16-17页 |
·大学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必要程度”的可评判性增强 | 第17-18页 |
3 大学语言课堂中语码转换的功能 | 第18-29页 |
·教学功能(从汉语转换到维语,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汉语输入的信息) | 第18-22页 |
·元语言功能(从汉语转换到用维语讨论汉语,或从维语转换到用汉语介绍汉语) | 第22-24页 |
·交际功能(从汉语转换到维语) | 第24-29页 |
4 关于语码转换对语言教学影响问题的再探讨 | 第29-32页 |
·学术界关于语码转换对第二语言教学影响的两种不同观点 | 第29-30页 |
·笔者关于语码转换对第二语言教学影响的再探讨 | 第30-32页 |
5 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码转换 | 第32-49页 |
·面子理论与语码转换 | 第32-35页 |
·顺应理论与语码转换 | 第35-40页 |
·标记理论与语码转换 | 第40-42页 |
·关联理论与语码转换 | 第42-46页 |
·动机理论与语码转换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