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典时代雅典的智者教育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总论 | 第10-28页 |
一、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0-22页 |
(一) 关于智者的史料 | 第10-12页 |
(二) 国外学术界相关研究 | 第12-17页 |
(三) 国内学术界相关研究 | 第17-22页 |
二、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第22-25页 |
(一) 智者教育概说与问题的提出 | 第22-24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三、研究的内容与基本结构 | 第25-26页 |
四、研究的方法与目的 | 第26-28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第二章 智者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28-37页 |
一、雅典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 第29-30页 |
二、雅典政治的民主性 | 第30-32页 |
三、雅典经济的开放性 | 第32-34页 |
四、雅典文化的多元性 | 第34-36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古典时代与智者教育并存的雅典传统教育 | 第37-44页 |
一、家庭教育 | 第38页 |
二、学校教育 | 第38-40页 |
三、社会教育 | 第40-42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智者教育的实践 | 第44-58页 |
一、智者教学活动的教育目的 | 第44-45页 |
二、智者教学活动的教学内容 | 第45-55页 |
(一) 修辞学 | 第47-48页 |
(二) 文法 | 第48-51页 |
(三) 辩论术 | 第51-52页 |
(四) 演说术 | 第52-53页 |
(五) 自然科学 | 第53-55页 |
三、智者教学活动的形式 | 第55-57页 |
(一) 演讲式授课 | 第55-56页 |
(二) 讲座式授课 | 第56页 |
(三) 讨论式授课 | 第56页 |
(四) 开班式授课 | 第56-57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智者教育的代表人物及其学说 | 第58-71页 |
一、普罗泰戈拉 | 第58-59页 |
二、高尔吉亚 | 第59-61页 |
三、普罗狄科 | 第61-62页 |
四、希庇亚 | 第62-63页 |
五、伊索克拉底 | 第63-68页 |
(一) 培养目的 | 第64页 |
(二) 教育内容与方法 | 第64-67页 |
(三) 教育成就 | 第67-68页 |
(四) 教育特征与影响 | 第68页 |
六、智者教育家之比较 | 第68-70页 |
七、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智者教育的思想及其特点 | 第71-81页 |
一、智者教育的实用性 | 第71-76页 |
(一) 教育内容的实用——人所关心的应是社会 | 第71-72页 |
(二) 教育学说的实用——如何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 第72-74页 |
(三) 教育效果的实用——智者教授的学生事业有成 | 第74-76页 |
二、智者教育的开放性 | 第76-78页 |
(一) 教学原则和方法灵活多样 | 第76-77页 |
(二) 动态的教学观 | 第77-78页 |
(三) 注重素质教育 | 第78页 |
三、智者教育的全面发展倾向 | 第78-80页 |
(一)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 | 第78-79页 |
(二) 专门教育与博学教育 | 第79-80页 |
(三) 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由教育 | 第80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第七章 智者教育的社会作用与价值评析 | 第81-93页 |
一、智者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第81-83页 |
(一) 民主政治催生智者教育 | 第81-82页 |
(二) 智者教育开启民智 | 第82-83页 |
(三) 智者教育对政治的影响 | 第83页 |
二、智者教育与人的解放 | 第83-87页 |
(一) 人本主义的滥觞 | 第84-85页 |
(二) 积极的人生观 | 第85-87页 |
(三) 教育与人的价值实现 | 第87页 |
三、智者教育的收费问题 | 第87-90页 |
(一) 智者收费概说 | 第87-88页 |
(二) 对收费授徒的争议 | 第88-90页 |
(三) 收费授徒的历史进步性 | 第90页 |
四、智者教育的二重性 | 第90-92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第八章 智者与智者教育的衰落 | 第93-99页 |
一、智者学派的分化 | 第93-94页 |
二、智者学派的演化 | 第94-95页 |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 | 第95-97页 |
四、智者教育的退化 | 第97-98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九章 后智者时代的雅典教育 | 第99-105页 |
一、学园教育 | 第99-102页 |
二、演说术教育 | 第102-104页 |
三、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十章 智者教育的传承与影响 | 第105-114页 |
一、希腊化的传承 | 第105-107页 |
(一) 理论学习 | 第106页 |
(二) 学习范文 | 第106-107页 |
(三) 实际练习 | 第107页 |
二、罗马的继承与发扬 | 第107-109页 |
三、对后世的影响 | 第109-113页 |
(一) 中世纪智者教育的潜流 | 第109-111页 |
(二) 文艺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教育 | 第111-113页 |
四、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结论 | 第114-118页 |
注释 | 第118-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3页 |
附录 | 第153-1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9-161页 |
致谢 | 第161-163页 |
索引 | 第163-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