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 ·论文的组织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及其防御机制 | 第12-24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安全问题的特点 | 第12-14页 |
|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区别 | 第12-14页 |
| ·安全防御的两个常见基本思想 | 第14页 |
| ·WSN中恶意节点的典型攻击模型 | 第14-20页 |
| ·虫洞攻击模型 | 第15-17页 |
| ·黑洞攻击 | 第17页 |
| ·女巫攻击 | 第17-18页 |
| ·选择性转发攻击 | 第18-19页 |
| ·HELLO洪泛攻击 | 第19页 |
| ·欺骗性确认攻击 | 第19页 |
| ·虚假路由信息攻击 | 第19-20页 |
| ·WSN中恶意节点检测和定位策略 | 第20-22页 |
| ·基于地理位置检测的策略 | 第20-21页 |
| ·基于节点监听的策略 | 第21页 |
| ·基于加密和身份认证的策略 | 第21-22页 |
| ·现存策略优点和不足的比较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基于多路径传输和源点编码的恶意节点检测策略 | 第24-32页 |
| ·概述 | 第24-25页 |
| ·多路径的建立 | 第25-26页 |
| ·恶意路径检测的基本思想 | 第26-27页 |
| ·相关定理的证明以及性能分析 | 第27-30页 |
| ·恶意节点可检测性证明 | 第27-29页 |
| ·恶意节点检测概率性能分析 | 第29-30页 |
| ·存在传输差错情况下的恶意节点检测策略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一种WSN中的恶意节点定位策略 | 第32-45页 |
| ·概述 | 第32-33页 |
| ·恶意节点定位策略 | 第33-42页 |
| ·局部监听策略 | 第33-34页 |
| ·检测反馈信息分析的策略 | 第34-36页 |
| ·使用恶意节点定位策略定位两个共谋的恶意节点 | 第36-37页 |
| ·覆盖范围分析 | 第37-40页 |
| ·覆盖范围模拟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 ·存在传输差错情况下的恶意节点定位策略 | 第42-43页 |
| ·节点被诬陷的概率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五章 结束语 | 第45-47页 |
| ·研究开发工作总结 | 第45-46页 |
|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