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范围、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范围 | 第10页 |
·课题的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2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4-20页 |
·风险管理定义内涵界定 | 第14-15页 |
·风险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区别与联系: | 第15-16页 |
·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理论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实践应用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风险的分类 | 第18-20页 |
3 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因素实证分析 | 第20-34页 |
·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因素识别 | 第20-24页 |
·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阶段风险识别的依据 | 第20-22页 |
·风险识别方法 | 第22-24页 |
·京沪高速铁路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因素分类识别 | 第24-28页 |
·延期风险因素 | 第24-26页 |
·可能造成成本增加的风险因素 | 第26页 |
·质量风险因素 | 第26-27页 |
·安全风险因素 | 第27页 |
·风险因素识别初始清单的建立 | 第27-28页 |
·风险因素调查估计 | 第28-34页 |
·风险调查表的设计 | 第28-29页 |
·风险评价准则探讨 | 第29-32页 |
·调查概况 | 第32-34页 |
4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评价系统模型 | 第34-52页 |
·风险评价概述 | 第34-35页 |
·风险评价的概念与作用: | 第34页 |
·多层级风险管理模型 | 第34页 |
·风险评价的步骤 | 第34-35页 |
·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 第35-38页 |
·本文中拟采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分析 | 第35-37页 |
·其它可以应用的风险评价方法 | 第37-38页 |
·风险评价方法的实际应用 | 第38-52页 |
·专家综合评价 | 第39-40页 |
·层次模糊风险度综合评价 | 第40-52页 |
5 京沪高速铁路项目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控制对策和措施 | 第52-58页 |
·风险控制对策分析 | 第52-53页 |
·不可接受风险控制对策 | 第52-53页 |
·可接受风险控制对策 | 第53页 |
·京沪高速施工阶段承包商风险管理建议采取的措施 | 第53-58页 |
·制订详细的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 第53-54页 |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风险管理工作 | 第54-56页 |
·加强风险监控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1页 |
·本文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58-5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0页 |
·建议与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