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红外天空的建模与仿真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及重要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本文所做工作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内容结构 | 第9-10页 |
·本文特点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云的物理特性 | 第11-21页 |
·云的光学特性 | 第11-18页 |
·云的分类及其物理性质 | 第11-12页 |
·粒子的散射和吸收系数 | 第12-14页 |
·云的光学厚度 | 第14页 |
·云的相函数 | 第14-15页 |
·云的散射模型 | 第15-18页 |
·云的红外辐射模型 | 第18-19页 |
·辐射在云中的传输 | 第18-19页 |
·云的红外模型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三维晴空辐射模型 | 第21-31页 |
·晴天大气辐射传输计算 | 第21-24页 |
·基本的传输公式 | 第21-22页 |
·大气吸收特性 | 第22-23页 |
·大气窗口 | 第23-24页 |
·晴空辐射的理论建模 | 第24-26页 |
·大气辐射模型 | 第24-25页 |
·利用Unsworth和Monteith模型仿真 | 第25-26页 |
·利用MODTRAN建模 | 第26-30页 |
·MODTRAN简介 | 第26-28页 |
·三维天空穹顶模型 | 第28-29页 |
·纹理映射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三维云的可见光模型与红外辐射模型 | 第31-50页 |
·云的几何建模方法 | 第31页 |
·基于分形纹理的三维云几何模型 | 第31-36页 |
·随机中点位移算法 | 第32-34页 |
·片状三维云 | 第34-36页 |
·基于粒子系统的三维云几何模型 | 第36-40页 |
·粒子系统简介 | 第36-37页 |
·由粒子系统生成三维云的几何模型 | 第37-40页 |
·Impostor(替代图)技术 | 第40-42页 |
·Impostor技术简介 | 第40-41页 |
·Impostor技术实现 | 第41-42页 |
·云的可见光模型 | 第42-44页 |
·云的光照模型 | 第42-43页 |
·雾化效果 | 第43-44页 |
·云的红外辐射模型 | 第44-47页 |
·二维云背景辐射计算 | 第44-45页 |
·三维云团辐射计算 | 第45-46页 |
·辐射值的灰度量化 | 第46-47页 |
·仿真结果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