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图像配准理论及算法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7-8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8-12页
     ·基于灰度信息的方法第8-10页
     ·基于变换域的方法第10-11页
     ·基于特征的方法第11-12页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图像配准理论第14-22页
   ·图像配准的数学描述第14页
   ·空间变换模型第14-16页
   ·配准相似度度量第16-18页
     ·距离测度第17-18页
     ·角度度量法第18页
     ·相关度量法第18页
   ·重采样理论第18-21页
   ·配准算法的评价标准第21-22页
第三章 基于变换域的图像配准方法研究第22-31页
   ·标准相位相关第22-23页
   ·相位相关的改进第23-25页
     ·改进方法一第23-24页
     ·改进方法二第24-25页
   ·相位相关的扩展第25-28页
     ·四元数(quaternion)第25-26页
     ·四元数的傅立叶变换第26-27页
     ·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第27-28页
   ·彩色图像的亚像元平移第28-30页
     ·实验结果第29-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CSIFT 的彩色图像配准方法研究第31-44页
   ·CSIFT 算法框图第31-32页
   ·特征的检测及匹配第32-36页
     ·特征检测第32-36页
     ·特征匹配第36页
   ·估算变换参数及重采样第36-37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7-43页
     ·两种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第37-39页
     ·变换参数未知的图像第39-40页
     ·运行时间比较第40页
     ·特征点检测第40-43页
   ·小结第43-44页
第五章 基于SURF 图像配准方法研究第44-53页
   ·SURF 的特征检测及描述过程第44-48页
     ·特征检测第45-47页
     ·主方向确定第47页
     ·描述子形成第47-48页
   ·特征匹配及参数求解第4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52页
   ·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3-55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53页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红外天空的建模与仿真
下一篇:基于实测数据和粒子系统的尾焰红外图像仿真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