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本市场对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文献回顾及述评 | 第10-16页 |
·国内外文献回顾 | 第11-15页 |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框架 | 第17-18页 |
·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2章 内部资本市场对融资约束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20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优序融资理论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内部资本市场对融资约束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3-27页 |
·内部资本市场具有的融资优势 | 第23-24页 |
·内部资本市场对外融资优势 | 第23页 |
·内部资本市场对内融资优势 | 第23-24页 |
·内部资本市场造成的融资困境 | 第24-26页 |
·“寻租”问题引起的融资约束 | 第24页 |
·“隧道效应”引起的融资约束 | 第24-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内部资本市场对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7-41页 |
·经典模型 | 第27-28页 |
·FHP88 模型 | 第27页 |
·Palani 模型 | 第27-28页 |
·Vogt 模型 | 第28页 |
·经典模型评述 | 第28-29页 |
·本文模型 | 第29-31页 |
·变量设计 | 第29-31页 |
·本文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假设的提出 | 第31-32页 |
·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 第32-34页 |
·整体上市的涵义 | 第32-33页 |
·样本选取 | 第33-34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4-35页 |
·计量检验及分析结果 | 第35-40页 |
·全样本下的模型检验 | 第35-36页 |
·假设检验及分析结果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 第41-45页 |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1-42页 |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 第42-43页 |
·加快发展资本市场 | 第42页 |
·推进企业集团整体上市 | 第42-43页 |
·加强对经理人的监控 | 第43页 |
·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43-45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3-44页 |
·后续研究的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51页 |
附录B(样本公司代码) | 第51-53页 |
附录C(回归分析资料) | 第53-58页 |
附录 C1:描述性统计结果 | 第53-54页 |
附录 C2:全样本下各因素之间相关性表 | 第54-55页 |
附录 C3:实证结果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