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6页 |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设计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国内有关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的研究 | 第11-14页 |
·国外有关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的研究 | 第14-15页 |
·对过往研究的总结与思考 | 第15-16页 |
第2章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6-24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16-19页 |
·公司治理的内涵 | 第16页 |
·公司治理的基本模式 | 第16-19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分权制衡理论 | 第20-21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1-24页 |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 第21页 |
·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 | 第21-22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独立董事制度 | 第22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监事会制度 | 第22-24页 |
第3章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机制的理论探讨 | 第24-38页 |
·独立董事概述 | 第24-30页 |
·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 | 第24页 |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引入 | 第24-25页 |
·审计委员会:独立董事实现财务监督的形式 | 第25-26页 |
·独立董事制度的功能设计 | 第26-30页 |
·监事会的制度本原分析 | 第30-33页 |
·监事会的性质和特点 | 第30-31页 |
·监事会监督职能分析 | 第31-33页 |
·监事会制度的功能设计 | 第33-38页 |
·监事会的人员构成和产生方式 | 第33-34页 |
·监事会的职权 | 第34页 |
·监事会的工作内容及方式 | 第34-38页 |
第4章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制度实施现状的实证分析 | 第38-61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38页 |
·变量选择及研究假设 | 第38-41页 |
·独立董事制度实施效果模型的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第38-39页 |
·监事会制度实施效果模型的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 | 第39-41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描述性统计说明 | 第41-49页 |
·变量的一般描述分析 | 第41-43页 |
·样本公司独立董事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样本公司监事会总体特征分析 | 第44-49页 |
·实证过程 | 第49-61页 |
·独立董事制度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49-54页 |
·监事会制度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 | 第54-61页 |
第5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1-65页 |
·优化股权结构,完善产生机制 | 第61-62页 |
·优化监事会成员结构 | 第62-63页 |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63-64页 |
·二者相互协调,强化监督作用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