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2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13页 |
·信息及信息披露 | 第9-10页 |
·信息披露的分类 | 第10-11页 |
·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定义及研究范围 | 第11-12页 |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补充性信息披露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1页 |
·内部控制理论 | 第21-22页 |
·博弈论 | 第22-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27页 |
·逆向选择 | 第24-25页 |
·道德风险 | 第25页 |
·外部性问题 | 第25-27页 |
第3章 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的规范分析 | 第27-39页 |
·规范分析的前提假定 | 第27-29页 |
·经济人假定 | 第27页 |
·半强势市场假定 | 第27-28页 |
·信息不对称假定 | 第28页 |
·融资优序假说 | 第28-29页 |
·导致补充性信息披露产生的内部因素分析 | 第29-34页 |
·委托代理框架下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分类 | 第29-30页 |
·治理层权利过大或过小时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的研究 | 第30-32页 |
·治理层正常行使权利时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动因研究 | 第32-34页 |
·导致补充性信息披露的外部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中介机构的影响 | 第35-36页 |
·机构投资者的影响 | 第36-37页 |
·同行业其他企业的影响 | 第37-38页 |
·相关监管部门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4章 补充性信息披露动因的实证分析 | 第39-45页 |
·研究假设 | 第39-40页 |
·样本数据及实证模型 | 第40-41页 |
·研究变量的选取及模型设计 | 第40页 |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第40-41页 |
·实证过程及分析 | 第41-43页 |
·实证结果及说明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及不足 | 第45-47页 |
·本文研究结论 | 第45页 |
·缺点和不足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