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引语:生活之中的宪法问题 | 第8-11页 |
一、所谓“宪法问题” | 第8-9页 |
(一) 宪法问题的基本理解 | 第8-9页 |
(二) 宪法问题和法律问题的界限 | 第9页 |
二、研究的方法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的方法和分析框架 | 第9-10页 |
(二)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第一部分 “北京市机动车限行”事件始末 | 第11-14页 |
第二部分 形式合法性分析:北京市“机动车限行令”的性质及其法律依据.. | 第14-22页 |
一、北京市“机动车限行令”的性质 | 第14-16页 |
(一) 北京市政府颁布“限行令”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 第14页 |
(二) “限行令”属于行政机关制定的其他规范性文件 | 第14-16页 |
二、北京市“机动车限行令”的法律依据 | 第16-20页 |
(一) “单双号限行令”的法律依据 | 第17页 |
(二) “1/5 限行令”的法律依据 | 第17-20页 |
三、小结:个案行政决策的形式合法性不足 | 第20-22页 |
第三部分 实体性问题分析:公民私有财产权和公共利益的相关问题 | 第22-41页 |
一、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和限制 | 第22-31页 |
(一) 保障条款 | 第23页 |
(二) 限制条款 | 第23-26页 |
(三) 征用补偿条款 | 第26-29页 |
(四) “北京市机动车限行”的个案结论 | 第29-31页 |
二、公共利益 | 第31-41页 |
(一) 与“公共利益”相关的宪法规范 | 第32-33页 |
(二) 公共利益的判定 | 第33-38页 |
(三) “北京市机动车限行”的个案结论 | 第38-41页 |
第四部分 程序性问题分析:民主性和科学性的角度 | 第41-53页 |
一、民主性:公共利益的政治实现 | 第42-43页 |
二、科学性: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 | 第43-44页 |
三、小结:个案行政决策过程中民主性和科学性缺失 | 第44-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