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中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问题——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导论第7-25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7-14页
  一、中国银行业改革正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第7-9页
  二、FTP 对商业银行改革的意义重大第9-11页
  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对相关研究存在现实需求第11-14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4-20页
  一、国外研究动态第14-18页
  二、国内研究动态第18-20页
 第三节 思路结构第20-22页
 第四节 创新突破第22-25页
  一、视角独特第22-23页
  二、综合不同学科第23页
  三、内容翔实、观点新颖第23-24页
  四、文字简明、结构严谨、资料真实、方法独到第24-25页
第二章 FTP 的一般性分析第25-52页
 第一节 FTP 产生的背景和历史第25-26页
  一、FTP 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起源于内部转移定价第25-26页
  二、FTP 最早产生于美国银行,满足其集中管理市场风险的需求第26页
 第二节 FTP 的基本概念第26-33页
  一、关于内部第26-28页
  二、关于资金第28-31页
  三、关于转移定价第31-33页
 第三节 FTP 的基本原理第33-40页
  一、“全面性”原则第33-37页
  二、“专门性”原则第37-38页
  三、“期限匹配”原则第38-40页
 第四节 FTP 的基本功能第40-42页
  一、FTP 能够帮助银行进行科学的绩效评价第40-41页
  二、FTP 能够帮助银行优化资源配置第41页
  三、FTP 能够帮助银行提升产品定价能力第41-42页
  四、FTP 能够帮助集中管理利率风险第42页
 第五节 FTP 的理论基础第42-52页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第43-46页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及流派第46-49页
  三、新制度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第49-50页
  四、FTP 与新制度经济学第50-52页
第三章 FTP 的定价方法第52-64页
 第一节 FTP 定价方法的演变第52-54页
  一、单资金池法第52页
  二、双资金池法第52-53页
  三、多资金池法第53页
  四、期限匹配定价法第53-54页
 第二节 期限匹配定价法的主要内容第54-58页
  一、价格基准第54-55页
  二、调整收益率曲线第55-56页
  三、匹配选点确定产品价格第56-58页
 第三节 收益率曲线的相关理论第58-64页
  一、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第58-60页
  二、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第60-64页
第四章 实施FTP 的交易成本分析第64-93页
 第一节 金融市场与基准利率第65-75页
  一、金融业与金融市场第65-66页
  二、金融市场的分割与多重利率结构第66-73页
  三、多重利率结构与基准利率第73-75页
 第二节 利率市场化与基准利率第75-82页
  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第75-77页
  二、利率市场化的途径辨析第77-79页
  三、利率市场化与基准利率第79-82页
 第三节 FTP 的交易成本——价格发现成本分析第82-88页
  一、国内银行收益率曲线的构建方法第82-85页
  二、偏离损失的实证分析第85-88页
 第四节 FTP 的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分析第88-91页
  一、数据收集与提取成本第89页
  二、系统开发成本第89-90页
  三、模型开发的成本第90-91页
  四、运行维护成本第91页
 第五节 结论第91-93页
第五章 实施FTP 后的冲突分析及治理机制第93-128页
 第一节 分析框架与理论依据第93-98页
  一、分析框架第93-95页
  二、理论依据第95-98页
 第二节 实施FTP 后的冲突分析第98-116页
  一、纵向冲突分析第98-106页
  二、横向冲突分析第106-116页
 第三节 FTP 的治理机制第116-128页
  一、FTP 的合理性辨析第116-117页
  二、FTP 的治理机制——组织设计第117-123页
  三、FTP 的治理机制——战略第123-128页
第六章 FTP 的实现途径第128-133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128-129页
 第二节 主要建议第129-132页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问题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
下一篇:上市公司股票估值与A股市场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