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一、引言 | 第9-11页 |
二、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的分视角研究 | 第11-18页 |
第三节 全球经济失衡的可持续性与再平衡机制 | 第18-21页 |
第四节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创新之处 | 第21-24页 |
一、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二、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全球经济失衡:界定、现象及基本特征 | 第24-41页 |
第一节 概念界说与指标度量 | 第24-29页 |
一、概念界说 | 第24-26页 |
二、度量指标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一般性分析 | 第29-37页 |
一、全球经常帐户失衡 | 第29-33页 |
二、中美贸易 | 第33-35页 |
三、美国经常账户与对外贸易 | 第35-37页 |
第三节 跨国资本流动 | 第37-4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比较优势与生产支出格局差异 | 第41-61页 |
第一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发展 | 第41-50页 |
一、产业转移与资本输出 | 第41-46页 |
二、产业发展战略 | 第46-50页 |
第二节 国际分工与比较优势 | 第50-53页 |
一、内生比较优势与外生比较优势 | 第50-52页 |
二、发展中国家技术赶超的争论 | 第52-53页 |
第三节 垂直化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加值测算 | 第53-60页 |
一、垂直专业化分工 | 第53-55页 |
二、国内经济增加值 | 第55-6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投资储蓄不平衡 | 第61-77页 |
第一节 储蓄行为与储蓄效用 | 第61-65页 |
一、储蓄行为 | 第61-64页 |
二、储蓄的跨时效用分析 | 第64-65页 |
第二节 亚洲国家高储蓄率分析 | 第65-68页 |
一、东亚国家人口结构 | 第65-67页 |
二、中国储蓄率 | 第67-68页 |
三、石油输出国储蓄率 | 第68页 |
第三节 经济成长与储蓄率 | 第68-72页 |
一、国民收入恒等式与投资储蓄不平衡 | 第68-70页 |
二、储蓄率与经济发展阶段 | 第70-72页 |
第四节 顺差国高储蓄与逆差国高支出 | 第72-75页 |
一、伯南克的“全球储蓄过剩”论 | 第72-73页 |
二、“过度储蓄”等于“过度支出”吗? | 第73-74页 |
三、从哈罗德-多马模型看储蓄与经济增长 | 第74-75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美元路径依赖与美元错配 | 第77-97页 |
第一节 美元路径依赖 | 第77-83页 |
一、美元本位与全球美元环流 | 第77-79页 |
二、美元路径依赖 | 第79-83页 |
第二节 货币错配 | 第83-88页 |
一、货币错配与经济稳定 | 第83-84页 |
二、货币错配特征与分类 | 第84-86页 |
三、货币错配与资金流动 | 第86-88页 |
第三节 亚洲国家汇率政策 | 第88-96页 |
一、汇率制度的选择 | 第88-93页 |
二、东亚国家汇率制度 | 第93-94页 |
三、制度性因素与经常账户变化实证检验 | 第94-96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96-97页 |
第六章 全球经济失衡形成机制:金融优势差异下的跨国资本流动 | 第97-114页 |
第一节 全球资金流动的基本特征与原因 | 第97-102页 |
一、美国输出资本收益率高于输入资本 | 第97-98页 |
二、发达的美元计价资本市场 | 第98-100页 |
三、对美国负债增加可持续性的讨论 | 第100-101页 |
四、金融全球化与全球经济失衡 | 第101-102页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机制分析 | 第102-107页 |
一、金融机制理论的发展与资本流动 | 第102-104页 |
二、美国与其他国家间金融优势差异 | 第104-106页 |
三、影响跨国资本流动的原因分析 | 第106-107页 |
第三节 卢卡斯悖论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 第107-110页 |
一、卢卡斯悖论(Lucas Paradox)与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 第107-108页 |
二、卢卡斯悖论(Lucas Paradox)理论依据与相关解释 | 第108-109页 |
三、两种理论与实际情况差异的解释 | 第109-110页 |
第四节 资产投资行为特征与治理机制 | 第110-113页 |
一、跨国资本流动中的资产选择与资产分配 | 第110-111页 |
二、资产选择中的绝对风险规避 | 第111-112页 |
三、资产选择中的相对风险规避 | 第112-113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全球经济失衡可持续性与再平衡机制 | 第114-133页 |
第一节 全球经济失衡不可持续的直接诱因 | 第114-120页 |
一、美元霸权与全球经济失衡 | 第114-116页 |
二、虚拟经济加剧全球经济失衡 | 第116-117页 |
三、金融泡沫还是美元贬值导致失衡不可持续? | 第117-120页 |
第二节 全球经济失衡基本原因分析 | 第120-124页 |
一、比较优势决定全球经济失衡的基本格局 | 第120页 |
二、国际货币体系是根本性的制度扭曲因素 | 第120-122页 |
三、其他制度性扭曲 | 第122-124页 |
第三节 全球经济再平衡:含义与对策 | 第124-133页 |
一、从斯旺图示看经常账户失衡调整途径 | 第124-126页 |
二、外围国家的汇率调整 | 第126-128页 |
三、推动资本输出长期战略 | 第128-131页 |
四、改革金融体系,加强金融监管 | 第131-133页 |
附录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3页 |
后记 | 第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