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7页 |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图目录 | 第14-16页 |
表目录 | 第16-17页 |
1 引言 | 第17-26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7-20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切入点 | 第17-19页 |
·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20-22页 |
·多式联运、现代多式联运与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 | 第20-21页 |
·经济组织、组织结构与组织形态 | 第21页 |
·多式联运的链网形态 | 第21页 |
·生产效率与交易效率 | 第21-22页 |
·研究范围、逻辑框架及结构安排 | 第22-26页 |
·论文的研究范围 | 第22-23页 |
·论文的逻辑框架 | 第23-25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5-26页 |
2 多式联运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6-59页 |
·多式联运的概念、分类及相关术语 | 第26-34页 |
·有关多式联运概念的不同理解及多式联运的分类 | 第26-30页 |
·多式联运的相关术语及关联概念的辨析 | 第30-34页 |
·国内外有关多式联运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34-57页 |
·文献检索范围及整理方法 | 第35-37页 |
·多式联运相关学术研究的总体统计情况 | 第37-42页 |
·多式联运各分类研究综述 | 第42-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3 经济组织的相关理论评述及本文的研究空间 | 第59-70页 |
·经济组织的相关理论评述 | 第59-68页 |
·古典与新古典微观经济学 | 第59-60页 |
·新制度经济学 | 第60-66页 |
·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 | 第66-67页 |
·产业组织理论 | 第67-68页 |
·本文的研究空间 | 第68-70页 |
4 链网组织理论:对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新观察 | 第70-92页 |
·链网组织理论的构建 | 第70-75页 |
·链网组织的本质及其特征 | 第70-71页 |
·链网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及其论证 | 第71-74页 |
·链网组织理论的主要分析工具 | 第74-75页 |
·现代多式联运系统的构成 | 第75-80页 |
·现代多式联运的线网设施 | 第75-77页 |
·现代多式联运系统的主要设备 | 第77页 |
·现代多式联运系统的主要经济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 | 第77-80页 |
·现代多式联运系统的特性 | 第80-83页 |
·产品需求特性 | 第80页 |
·生产技术特性 | 第80-82页 |
·交易特性 | 第82-83页 |
·多式联运的组织形态及系统特性对其的影响 | 第83-89页 |
·多式联运的组织形态 | 第83-87页 |
·多式联运系统的特性对其经济组织的影响 | 第87-89页 |
·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其他影响因素 | 第89-90页 |
·企业战略考虑 | 第89-90页 |
·公共政策与制度 | 第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5 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及其经济组织的作用与意义 | 第92-106页 |
·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 | 第92-102页 |
·集装化多式联运的早期实践和现代多式联运的开端 | 第92-94页 |
·现代多式联运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第94-102页 |
·经济组织变革与多式联运发展的关系 | 第102-106页 |
·作为组织创新的多式联运及其重要意义 | 第102-103页 |
·多式联运链条效率的发挥需要恰当的经济组织 | 第103-104页 |
·经济组织问题是多式联运链条参与主体的重要决策内容 | 第104页 |
·深入理解经济组织对于完善多式联运行业的政策体制至关重要 | 第104-106页 |
6 海运业在现代多式联运发展中的组织变革 | 第106-121页 |
·集装箱载运技术与海运业的发展 | 第106-107页 |
·集装箱海运业的组织变革 | 第107-116页 |
·主要集装箱海运企业及其概况 | 第107-111页 |
·集装箱海运业组织变革的主要体现 | 第111-114页 |
·海运业构建多式联运链条的组织形态 | 第114-116页 |
·集装箱班轮公司参与多式联运的主要原因 | 第116-119页 |
·满足完整运输产品的市场需求 | 第116页 |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第116-118页 |
·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 | 第118-119页 |
·集装箱海运业组织变革的作用及意义 | 第119页 |
·提升整个运输链条的效率 | 第119页 |
·改造传统的海运行业 | 第1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19-121页 |
7 欧美典型国家的铁路多式联运的经济组织 | 第121-139页 |
·美国铁路多式联运的经济组织 | 第121-129页 |
·美国铁路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基本现状 | 第121-122页 |
·美国铁路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变迁及其原因 | 第122-128页 |
·美国铁路多式联运经济组织变迁的启示 | 第128-129页 |
·欧盟地区典型国家铁路多式联运的经济组织 | 第129-137页 |
·欧盟地区典型国家铁路多式联运的主要参与主体 | 第130页 |
·欧盟地区典型国家铁路多式联运的组织形式 | 第130-136页 |
·欧盟地区典型国家铁路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启示 | 第136-137页 |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8 中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经济组织问题 | 第139-163页 |
·中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经济组织问题的提出 | 第139-150页 |
·中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发展概况及主要问题 | 第139-147页 |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47-149页 |
·中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经济组织问题 | 第149-150页 |
·中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分析 | 第150-160页 |
·中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经营及管理主体的组织变化 | 第150-152页 |
·中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链条的组织结构 | 第152-160页 |
·改善中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经济组织的建议 | 第160-162页 |
·进一步明确中铁集运的市场主体地位 | 第160页 |
·构建中铁集运同各路局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第160-161页 |
·创新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链条的组织模式 | 第161-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162-163页 |
9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63-171页 |
·主要贡献和研究结论 | 第163-168页 |
·主要贡献 | 第163-166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66-168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第168-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77页 |
作者简历 | 第177-18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