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旅客运输论文--旅客运输组织与管理论文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理论与方法研究

致谢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3页
1 绪论第13-33页
   ·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第13-17页
     ·研究背景第13-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目的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7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21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6页
     ·研究现状总结第26-27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8-30页
     ·研究方法第28页
     ·研究思路第28-29页
     ·技术路线第29-30页
   ·论文结构和内容安排第30-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2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分析第33-49页
   ·快速客运网线路特性分析第33-36页
     ·快速客运网的概念第33页
     ·快速客运网线路的基本类型第33-35页
     ·不同线路的技术经济特性第35-36页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统一编制的意义第36-38页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需求和内容第38页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影响因素第38-41页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原则第41-45页
   ·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过程第45-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3 快速客运网旅客出行选择行为分析第49-67页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第50-53页
     ·铁路运输产品的服务属性第50-52页
     ·旅客自身特性第52-53页
   ·快速客运网旅客的出行需求分析第53-59页
     ·旅客选择行为调查第53-55页
     ·旅客选择行为调查结果分析第55-59页
   ·旅客出行选择行为模型第59-65页
     ·非集计模型第59页
     ·高速列车旅客的选择行为模型第59-63页
     ·旅客对高频率列车换乘模式及直达列车的选择行为模型第63-65页
     ·小结第65页
   ·本章小结第65-67页
4 快速客运网节点等级划分与客流的输送模式研究第67-93页
   ·快速客运网节点等级划分第67-79页
     ·快速客运网客运节点的划分依据第68-70页
     ·基于聚类分析的客运节点划分方法第70-74页
     ·快速客运网客运节点划分方案第74-77页
     ·各等级客运节点间的旅客列车开行原则第77-79页
   ·快速客运网客流的输送模式第79-91页
     ·客运专线与既有线的合理分工第79-81页
     ·客运专线本线客流输送方式第81-83页
     ·跨线客流输送方式第83-91页
   ·本章小结第91-93页
5 快速客运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编制方法研究第93-121页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策略第93-95页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初始方案编制第95-111页
     ·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第95-97页
     ·旅客列车种类与开行对数的确定第97-98页
     ·旅客列车停站方案的确定第98-111页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方法第111-119页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优化模型第111-114页
     ·快速客运网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算法第114-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6 京沪客运专线及相关铁路网列车开行方案编制实例研究第121-133页
   ·区域路网客运通道基本情况分析第121-122页
   ·区域客运通道分工方案分析第122-123页
   ·区域客运通道客流输送模式分析第123页
   ·区域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计算第123-128页
     ·旅客列车运行区段的确定第124-127页
     ·计算列车开行对数及等级第127-128页
   ·区域路网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优化与调整第128-131页
   ·本章小结第131-133页
7 结论与展望第133-137页
   ·论文总结及创新点第133-135页
   ·研究展望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7页
附录 A第147-152页
附录 B第152-155页
附录 C第155-158页
附录 D第158-163页
附录 E第163-169页
作者简历第169-173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取货车辆动态调度问题研究
下一篇:列车节能操纵理论模型与参数标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