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胞内储能物质理论 | 第12-13页 |
·胞内储能物质在生物除磷中的作用机理 | 第13页 |
·胞内储能物质合成条件 | 第13-16页 |
·碳源条件 | 第13-15页 |
·能量条件 | 第15-16页 |
·硝酸盐作为缺氧段电子受体的应用研究 | 第16-18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肖酸盐与分子氧作为电子受体的差别 | 第16-17页 |
·缺氧段除磷机理 | 第17页 |
·内源反硝化研究成果 | 第17-18页 |
·研究设想与展望 | 第18-19页 |
·研究设想 | 第18页 |
·意义 | 第18-19页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聚β羟基丁酸(PHB)的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常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 | 第20页 |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3 碳源种类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和储存PHB功能的影响 | 第21-34页 |
·概述 | 第21页 |
·试验步骤 | 第21-23页 |
·试验仪器、试剂及测样方法 | 第23-25页 |
·试验仪器 | 第23-24页 |
·试剂 | 第24页 |
·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5-33页 |
·两种污泥对碳源利用情况比较 | 第25-26页 |
·两种污泥对硝酸盐利用情况比较 | 第26-27页 |
·反硝化速率 | 第27-30页 |
·释磷速率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曝气量对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和储存PHB功能的影响 | 第34-46页 |
·概述 | 第34页 |
·试验步骤 | 第34-37页 |
·试验仪器、试剂及测样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曝气量对磷去除效果分析 | 第38-40页 |
·曝气量对氮素去除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细胞内外碳源含量关系分析 | 第42-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不同污水处理工艺活性污泥脱氮除磷和储存PHB功能比较 | 第46-57页 |
·概述 | 第46页 |
·试验流程 | 第46-48页 |
·试验仪器、试剂及测样方法 | 第48页 |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各工艺活性污泥PHB含量与混合液P含量的关系 | 第48-52页 |
·好氧段PHB与SP含量关系的线性描述 | 第52-53页 |
·两种A~2/O艺比较 | 第53-55页 |
·A/O 工艺和A~2/O工艺对N、P去除效果的综合比较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A | 第64-65页 |
索引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