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河污染现状监测分析及污染源解析技术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南沙河区域环境概况 | 第13-17页 |
·南沙河的地理位置 | 第13页 |
·南沙河所在区域气候概况 | 第13-14页 |
·南沙河的水文与地质特征 | 第14页 |
·南沙河所在区域社会经济情况 | 第14-15页 |
·南沙河的水质状况 | 第15页 |
·南沙河所在区域排水现状 | 第15-17页 |
·河流有机物的研究现状与监测技术概述 | 第17-23页 |
·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与危害 | 第17-18页 |
·有机污染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有机物富集方法概述 | 第20-21页 |
·有机物检测方法概述 | 第21-23页 |
·水体污染源解析技术概述 | 第23-28页 |
·源解析的意义 | 第23-24页 |
·我国源解析技术发展 | 第24页 |
·扩散模型与受体模型异同 | 第24-25页 |
·受体模型的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2 实验方法与材料 | 第28-36页 |
·南沙河全年3个水期监测方案 | 第28-32页 |
·采样时间 | 第28页 |
·采样点设置 | 第28-31页 |
·样品采集 | 第31-32页 |
·水样测定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现场及常规项目测定分析方法 | 第32-33页 |
·有机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 第33-34页 |
·重金属类污染物测定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3 南沙河常规水质现状分析 | 第36-48页 |
·南沙河水体环境因子特征 | 第36页 |
·南沙河主要常规污染指标的时空变化分析 | 第36-43页 |
·南沙河水环境常规污染评价 | 第43-47页 |
·水质评价方法 | 第43-44页 |
·南沙河水质常规污染评价 | 第44-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南沙河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特征 | 第48-58页 |
·枯水期有机物分析 | 第48-53页 |
·枯水期有机物检出情况 | 第48-50页 |
·枯水期有机物类别统计 | 第50-51页 |
·枯水期主要有机物分布特征 | 第51-53页 |
·平水期有机物分析 | 第53-57页 |
·平水期有机物检出情况 | 第53-54页 |
·平水期有机物类别统计 | 第54-56页 |
·平水期主要有机物分布特征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5 南沙河污染源解析 | 第58-82页 |
·引言 | 第58页 |
·源解析方法选取 | 第58-59页 |
·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源解析方法路线 | 第59-65页 |
·采用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法进行源解析的思路 | 第59-60页 |
·因子分析 | 第60-63页 |
·污染源类型分析 | 第63-64页 |
·因子得分计算 | 第64-65页 |
·南沙河水体污染评价及源解析 | 第65-74页 |
·南沙河水体污染因子分析 | 第65-70页 |
·南沙河水体污染源类型分析 | 第70-72页 |
·因子得分及水体重金属污染评价 | 第72-74页 |
·南沙河水体污染源贡献率 | 第74页 |
·南沙河悬浮物污染评价及源解析 | 第74-80页 |
·南沙河悬浮物污染因子分析 | 第74-77页 |
·南沙河悬浮物污染源类型分析 | 第77-78页 |
·南沙河水体污染源贡献率 | 第78-79页 |
·南沙河水体及悬浮物源解析综合分析 | 第79-80页 |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82-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作者简历 | 第88-9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