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住宅建筑入口空间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课题研究对象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的界定 | 第9页 |
·相关概念释义 | 第9-10页 |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课题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 | 第11-15页 |
·课题的研究方法及路线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方法与路线 | 第15页 |
·调研与其他资料收集 | 第15页 |
·理论研究与实例整理相互整合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我国城市住宅入口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居住需求 | 第17-19页 |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居住需求层次理论 | 第18-19页 |
·城市住宅入口空间的心理研究 | 第19-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9页 |
·设计原型的模式框架 | 第19-20页 |
·入口空间与私密性的需求 | 第20-21页 |
·从众心理 | 第21页 |
·独处心理 | 第21页 |
·城市住宅入口空间的行为研究 | 第21-25页 |
·空间、行为、场所的关系 | 第21-22页 |
·住宅入口的行为模式分析 | 第22-24页 |
·城市住宅入口空间中的空间距离和行为 | 第24-25页 |
·经济技术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传统住宅入口的基本类形态和空间意义 | 第27-40页 |
·我国传统住宅入口的起源 | 第27-28页 |
·我国传统住宅建筑入口的基本形态 | 第28-32页 |
·屋宇式 | 第29-30页 |
·墙垣式 | 第30-31页 |
·影壁 | 第31-32页 |
·我国传统住宅入口空间意义 | 第32-36页 |
·空间领域的节点和界标 | 第33页 |
·住宅入口空间的双向性 | 第33-34页 |
·空间序列的节点 | 第34-36页 |
·实例:北京四合院住宅的入口形式 | 第36-40页 |
·广亮大门 | 第36-37页 |
·金柱大门 | 第37页 |
·蛮子门 | 第37-38页 |
·如意门 | 第38页 |
·小门楼 | 第38-39页 |
·西洋式宅门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现代住宅入口空间形态和研究 | 第40-53页 |
·住宅楼梯平台下入口空间 | 第40-43页 |
·楼梯平台下入口空间的问题 | 第40-41页 |
·楼梯平台下空间及其优点 | 第41页 |
·楼梯平台下入口空间的形式探讨 | 第41-42页 |
·过渡性体现 | 第42页 |
·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底层架空住宅建筑入口空间 | 第43-45页 |
·底层架空住宅建筑入口概念 | 第43页 |
·底层架空的优点 | 第43-44页 |
·底层架空空间特点 | 第44-45页 |
·设计原则 | 第45页 |
·设计手法 | 第45页 |
·院落式住宅入口空间 | 第45-49页 |
·院落式住宅入口空间概念 | 第45-46页 |
·院落情结及延续 | 第46页 |
·领域性、过渡性特点及其中的交往行为 | 第46-48页 |
·设计原则 | 第48-49页 |
·门厅入口空间 | 第49-51页 |
·门厅入口空间的特点及其过渡性 | 第49页 |
·门厅入口的形式与地域性 | 第49-50页 |
·门厅入口空间的活动特点 | 第50页 |
·设计原则与手法 | 第50-51页 |
·通廊式住宅入口空间 | 第51-53页 |
·连廊及其作用 | 第51-52页 |
·连廊入口空间的设计原则 | 第52页 |
·连廊的形式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实例与展望 | 第53-60页 |
·现代住宅入口实例分析 | 第53-58页 |
·北京星河湾----门厅入口实例 | 第53-54页 |
·广州云山诗意人家----门厅入口实例 | 第54-55页 |
·上海九间堂----院落式入口实例 | 第55-57页 |
·江苏南京万科金色家园----底层架空式入口实例 | 第57-58页 |
·结语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书目 | 第60-62页 |
插图目录 | 第62-69页 |
城市住宅建筑入口空间心理与环境调查问卷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作品参展获奖情况 | 第70-71页 |
后记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