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之缘起 | 第12页 |
·课题研究之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的限定 | 第13-1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课题框架与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徽派民居的历史文脉 | 第16-26页 |
·徽派民居的地域文脉 | 第16-21页 |
·徽州的地域环境 | 第16-18页 |
·徽州的传统文化 | 第18-21页 |
·徽派民居的建筑习俗与观念 | 第21-25页 |
·徽派民居中的风水观念 | 第22-23页 |
·徽派民居的儒教文化和宗法制度 | 第23页 |
·徽派民居的徽商民俗文化 | 第23-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徽派民居的特征分析 | 第26-53页 |
·徽派民居的平面肌理 | 第26-30页 |
·徽派民居的平面肌理形成的背景 | 第26-27页 |
·徽派民居的平面肌理特点 | 第27-30页 |
·徽派民居的空间分析 | 第30-37页 |
·徽派民居的空间比例尺度分析 | 第30-33页 |
·徽派民居的场所精神 | 第33-37页 |
·徽派民居的建筑风格分析 | 第37-52页 |
·徽派民居的建筑造型分析 | 第37-44页 |
·徽派民居的建筑装饰元素分析 | 第44-51页 |
·徽州民居的建筑材料分析 | 第51-52页 |
·徽州民居的建筑色彩分析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三吴”纪念馆的创作实践 | 第53-78页 |
·项目概况和基地文脉 | 第53-55页 |
·项目概况 | 第53页 |
·基地文脉 | 第53-55页 |
·设计构思 | 第55-56页 |
·设计分析 | 第56-77页 |
·传承徽派民居的平面肌理 | 第57-64页 |
·传承徽派民居的空间 | 第64-70页 |
·传承徽派民居建筑风格 | 第70-73页 |
·传承徽派民居装饰元素 | 第73-75页 |
·材料运用 | 第75-76页 |
·建筑色彩 | 第76-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对于徽派民居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的相关思考 | 第78-84页 |
·从“三吴”纪念馆的工程实践思考徽派民居在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传承的发展趋势 | 第78-81页 |
·从建筑平面肌理方面的思考 | 第78-79页 |
·从建筑空间方面的思考 | 第79页 |
·从建筑风格方面的思考 | 第79-81页 |
·小结 | 第81页 |
·“三吴”纪念馆设计和施工过程的心得与结论 | 第81-82页 |
·小结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附录 | 第86-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