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森林公园的环境承载力评估和环境价值计量研究--以重庆石柱黄水森林公园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1 绪论第9-13页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页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9-11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论文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第12-13页
2 森林公园旅游及其旅游资源第13-33页
   ·旅游的定义和分类第13-14页
     ·旅游的定义第13-14页
     ·旅游的分类第14页
   ·旅游产生的影响第14-18页
     ·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的影响第14-15页
     ·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第15-16页
     ·旅游业发展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第16-17页
     ·一些成功的规划案例第17-18页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第18-22页
     ·旅游资源的定义第18页
     ·旅游资源的分类第18-22页
     ·国家森林公园第22页
   ·旅游资源的特性第22-27页
     ·国家森林公园的外部性第22-23页
     ·国家森林公园是准公共物品第23-24页
     ·国家森林公园的有效供给第24-25页
     ·国家森林公园的产权第25-27页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消耗与最优配置第27-33页
     ·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消耗第27-29页
     ·可再生资源的最优消耗第29-33页
3 森林公园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第33-49页
   ·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第33-39页
     ·国外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相关研究第33-35页
     ·国内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相关研究第35-38页
     ·小结第38-39页
   ·旅游地的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9-49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9-42页
     ·系统论与自组织理论第42-45页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第45-47页
     ·门槛理论第47-49页
4 森林公园旅游地的价值评估第49-73页
   ·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价值分析第49-51页
   ·旅游资源价值计量的基本概念第51-73页
     ·环境价值计量理论第52-57页
     ·环境价值计量技术第57-59页
     ·旅游费用法第59-68页
     ·条件价值法第68-73页
5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环境承载力分析第73-111页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基本情况第73-76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73-75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75-76页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第76-80页
     ·自然景观资源第76-79页
     ·人文景观资源第79-80页
     ·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第80页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第80-110页
     ·森林公园的自然环境承载力测算第81-83页
     ·森林公园的资源空间承载力测算第83-87页
     ·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承载力测算第87-92页
     ·森林公园旅游服务设施承载力测算第92-96页
     ·森林公园社会环境承载力测算第96-106页
     ·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测算第106-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6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环境价值计量分析第111-129页
   ·森林公园的生态价值第111-112页
     ·水源涵养效益第111页
     ·释放氧气、固碳功能效益第111页
     ·净化大气功能效益第111-112页
     ·保健功能第112页
   ·森林公园的社会效益第112-113页
     ·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第112页
     ·有利于提高石柱县的知名度第112页
     ·拉动地域经济的综合发展第112-113页
     ·促进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第113页
   ·森林公园的游憩价值第113-128页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分析第113-115页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游客人口统计学特征及旅行特征第115-117页
     ·黄水国家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分析第117-128页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7 重庆黄水国家森林公园运营管理设计第129-153页
   ·景区景点与游览线路第129-136页
     ·景区划分第129页
     ·景区景点第129-134页
     ·游览线路规划第134-136页
   ·生物景观第136-140页
     ·植物景观规划第136-139页
     ·动物景观规划第139-140页
   ·保护工程第140-144页
     ·规划原则与措施第140页
     ·景观资源保护第140-141页
     ·森林保护第141-142页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第142-143页
     ·防洪及水体保护第143页
     ·环境污染源的防治第143-144页
     ·旅游安全保护第144页
   ·旅游服务设施第144-146页
     ·规划原则第144-145页
     ·导游设施配套第145-146页
   ·基础设施第146-147页
     ·规划原则第146页
     ·景区交通基础设施第146页
     ·给水、排水基础设施第146-147页
     ·供电基础设施第147页
     ·能源基础设施第147页
   ·组织机构与管理第147-149页
     ·管理体制第147-148页
     ·组织机构第148-149页
   ·保障措施第149-153页
     ·制定公园管理办法细则第149页
     ·建立新的管理模式第149-150页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第150页
     ·多渠道筹集资金,推进公园开发建设第150页
     ·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第150页
     ·加强宣传,提高知名度第150-151页
     ·提高职工素质第151页
     ·加强合作,提高市场竞争力第151-153页
8 研究结论第153-155页
   ·主要研究结论第153-154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154-155页
致谢第155-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5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增长、房地产业发展及宏观调控--理论模型与计量分析
下一篇:基于纠错编码理论的DNA序列编码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