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台湾省论文

台湾“泛蓝阵营”政党间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0页
导论第10-13页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相关动态第11-12页
 三、研究方法第12页
 四、主要内容第12-13页
第一章 "泛蓝阵营"形成的历史背景分析第13-21页
 第一节 新党—"百年老店"中的一支新动力第13-15页
  一、新党成立的背景第13-14页
  二、国民党第一次分裂和新党成立的过程第14-15页
  三、新党的盛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第15页
 第二节 亲民党之"一人党"的魅力第15-17页
  一、宋楚瑜与李登辉的"父子情"第16-17页
  二、国民党第二次分裂和亲民党的成立及其影响第17页
 第三节 "泛蓝"的形成—政坛新格局的奠基第17-21页
  一、"泛蓝阵营"形成的过程第18页
  二、"泛蓝阵营"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第18-21页
第二章 "泛蓝阵营"政党的政治实力及两岸政策比较第21-28页
 第一节 "泛蓝阵营"政党的政治实力比较第21-24页
  一、从政党组织机构分析第21-22页
  二、从政党的选举实力分析第22-24页
 第二节 "泛蓝阵营"政党的两岸政策比较第24-28页
  一、国民党——从"两国论"到"国统纲领"第24-26页
  二、亲民党"摇摆"的大陆政策第26页
  三、"统一"立场坚定的新党第26-28页
第三章 "泛蓝阵营"政党间互动及其关系实质第28-48页
 第一节 "泛蓝阵营"政党间的互动第28-39页
  一、"适应期"—合作与竞争共存第28-32页
  二、"亲密期"—融合伴随着对抗第32-37页
  三、"成熟期"—合并趋势逐渐明朗第37-39页
 第二节 "泛蓝阵营"政党间矛盾与利益冲突第39-45页
  一、在"宪政改革"问题上的主张差异与矛盾第40-41页
  二、在"倒扁"问题上的不同策略与政治考虑第41-43页
  三、在选举与合并方面的利益冲突第43-45页
 第三节 "泛蓝阵营"政党间关系实质第45-48页
  一、零和竞争关系第45-46页
  二、唇亡齿寒的共生关系第46页
  三、形式分立实质合并的关系第46-48页
第四章 "泛蓝阵营"政党间关系的前景及其影响第48-54页
 第一节 "泛蓝阵营"政党间关系的前景第48-51页
  一、"泛蓝"小党逐步"回归",国民党将取代"泛蓝"第48-50页
  二、泛蓝重新执政后两岸关系的前景第50-51页
 第二节 "泛蓝阵营"政党间互动的影响第51-54页
  一、加速了台湾向"两党制"发展第51-52页
  二、有利于稳定台湾政局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限划分
下一篇:韩国“高级公务员团”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