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镁含量对类矿渣粉体及其碱活化产物的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符号说明第11-12页
第一章绪论第12-20页
    1.1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文献综述第14-20页
        1.3.1碱激发胶凝材料的发展史第14-15页
        1.3.2碱激发胶凝材料的优势及应用领域第15-17页
        1.3.3碱激发矿渣胶凝材料概述第17-20页
第二章实验原料及类矿渣粉体的工艺探究第20-30页
    2.1实验原料第20-21页
        2.1.1类矿渣粉体第20页
        2.1.2实验试剂第20页
        2.1.3实验仪器第20-21页
    2.2类矿渣粉体的工艺探究第21-29页
        2.2.1实验部分第21-26页
        2.2.2实验结果及讨论第26-29页
    2.3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钙含量的变化对类矿渣粉体结构及其碱激发性能的影响第30-47页
    3.1实验部分第30-32页
        3.1.1样品制备第30-31页
        3.1.2实验流程及表征第31-32页
    3.2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45页
        3.2.1类矿渣粉体粒径及元素含量表征第32-34页
        3.2.2钙含量对类矿渣粉体微观形貌的影响第34-35页
        3.2.3钙含量对类矿渣粉体结构的影响第35-43页
        3.2.4钙含量对碱激发类矿渣粉体性能的影响第43-45页
    3.3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四章镁含量的变化对类矿渣粉体结构及其碱激发性能的影响第47-60页
    4.1实验部分第47-48页
        4.1.1样品制备第47-48页
        4.1.2实验流程及表征第48页
    4.2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8-58页
        4.2.1类矿渣粉体粒径及元素含量表征第48-49页
        4.2.2镁含量对类矿渣粉体微观形貌的影响第49-50页
        4.2.3镁含量对类矿渣粉体结构的影响第50-56页
        4.2.4镁含量对碱激发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第56-58页
    4.3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五章钙镁在碱激发类矿渣粉体凝胶形成作用机理的探究第60-73页
    5.1实验部分第60-61页
        5.1.1实验原料及样品制备第60页
        5.1.2实验流程及表征第60-61页
    5.2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72页
        5.2.1凝胶微观形貌的表征第61-64页
        5.2.2凝胶结构的表征第64-72页
    5.3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第73-75页
    6.1结论第73-74页
    6.2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干湿循环-风沙吹蚀作用下风积沙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下一篇:BFRC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的BP神经网络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