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言 | 第7-11页 |
第一章《独白与手势》的内容简介及艺术探源 | 第11-18页 |
第一节 《独白与手势》的创作缘起 | 第11-13页 |
第二节 《独白与手势——白、蓝、红》的内容简介及其艺术评价 | 第13-16页 |
第三节 潘军的小说《独白与手势——白、蓝、红》与克日什多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蓝色》、《白色》、《红色》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男性个体生命的成长史 | 第18-41页 |
第一节 个人化的叙事策略 | 第18-30页 |
·历史中的个人 | 第22-25页 |
·抗拒权威 | 第25-28页 |
·抵御世俗 | 第28-30页 |
第二节 男性意识 | 第30-41页 |
·男性性别的确立 | 第32-33页 |
·男性对女性的态度 | 第33-35页 |
·男性的责任与义务 | 第35-38页 |
·男性个体存在的形式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小说创作的文化语境 | 第41-46页 |
第一节 文学思潮对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41-43页 |
第二节 关于性别文学创作的思考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9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