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方程层面地球参考框架数据融合及其网格计算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大地测量信息化建设 | 第8-9页 |
·大地计算的快速实现 | 第9页 |
·大地计算的网格实现 | 第9-10页 |
·地球参考框架网格计算基础 | 第10-12页 |
·地球参考框架网格计算的提出 | 第10-11页 |
·地球参考框架网格计算的可行性 | 第11-12页 |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2页 |
·地球参考框架数据融合算法 | 第12-15页 |
·三种层面的联合平差 | 第12-13页 |
·SINEX文件 | 第13页 |
·法方程层面联合平差的应用现状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法方程层面联合平差相关理论与算法 | 第17-24页 |
·参数预消除解算 | 第17-18页 |
·整体平差 | 第18-19页 |
·分组平差 | 第19-20页 |
·分区平差 | 第20页 |
·参数索引重排 | 第20-21页 |
·基本算法 | 第21页 |
·改进算法 | 第21页 |
·参数先验值统一 | 第21-22页 |
·赫尔默特相似变换 | 第22页 |
·历元改正和站心改正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法方程层面平差基准解析 | 第24-28页 |
·大地网平差及其基准 | 第24-25页 |
·法方程层面平差模型的统一 | 第25页 |
·重心基准的几何实质 | 第25-26页 |
·平差基准转换实验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地球参考框架的基准实施 | 第28-42页 |
·地球参考框架的表示 | 第28-31页 |
·地球参考框架的相似变换 | 第28-29页 |
·相似变换应用实例 | 第29-31页 |
·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方法 | 第31-33页 |
·基准定义 | 第31-32页 |
·基准定义与平差约束 | 第32-33页 |
·基准站随机约束 | 第33-36页 |
·随机约束添加算法 | 第34-35页 |
·随机约束移除算法 | 第35-36页 |
·基准站最小约束 | 第36-40页 |
·最小约束基本算法 | 第36-39页 |
·不同约束解集的对比实验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五章 地球参考框架的实现 | 第42-54页 |
·地球参考框架融合算法 | 第42-49页 |
·数据与算法基础 | 第42-43页 |
·联合平差的两层关系 | 第43-45页 |
·子解处理与基准定义 | 第45-47页 |
·并置站数据处理 | 第47-49页 |
·EPN数据融合实验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地球参考框架的网格计算 | 第54-61页 |
·网格计算系统的构建与网格计算模型 | 第54-56页 |
·基于计算中心网格节点的网格计算系统 | 第54-55页 |
·基于法方程的网格计算模型 | 第55-56页 |
·网格计算服务及其模拟实现 | 第56-60页 |
·基于WebService)网格计算技术体系 | 第56-57页 |
·基于SOAP 网格计算通信 | 第57页 |
·网格计算的速度瓶颈 | 第57页 |
·网格计算服务模拟 | 第57-60页 |
·本章小节 | 第60-61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总结 | 第61-6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66-67页 |
至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