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其他论文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机理研究

致谢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现状第11页
 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子第11-17页
   ·基因型第11-12页
   ·外植体第12页
   ·培养基成分第12-16页
     ·基本培养基第12-13页
     ·有机添加物第13页
     ·外源激素第13-15页
     ·碳源第15页
     ·重金属离子第15-16页
   ·培养条件第16-17页
     ·光照第16页
     ·温度第16页
     ·pH 值第16-17页
   ·培养方式第17页
 3.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理研究进展第17-21页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第17-18页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异第18-21页
     ·可溶性糖代谢和淀粉粒的积累第18页
     ·可溶性蛋白和氨基酸变异第18-19页
     ·体胚发生中的特异蛋白第19-20页
     ·几种抗氧化酶的代谢第20页
     ·激素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代谢第20-21页
     ·乙烯和多胺在体胚发生中的作用第21页
 4.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第21-22页
   ·人工种子第21-22页
   ·种质保存第22页
   ·无性系变异利用与基因转导第22页
 5. 梓树属树种组培现状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第22-23页
   ·梓树属树种组织培养研究现状第22-2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应用前景第23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第25-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无菌实生苗培养第25-26页
     ·材料来源与处理第25-26页
     ·培养条件第26页
     ·培养基及培养基成分第26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第26页
     ·材料来源与处理第26页
     ·培养条件第26页
     ·培养基及培养基成分第26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第26-29页
     ·愈伤组织诱导第26-27页
     ·愈伤组织增殖与状态调整第27页
     ·体细胞胚胎诱导第27-28页
     ·体细胞胚胎成熟与萌发第28-29页
     ·体细胞胚胎幼苗驯化移栽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43页
   ·滇楸无菌实生苗培养第29-31页
     ·外植体灭菌方法选择第29-30页
     ·胚龄对种胚萌发的影响第30页
     ·不同培养基对种胚萌发的影响第30-31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直接发生第31-33页
     ·外植体选择第31-32页
     ·苗龄对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第32页
     ·基本培养基对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第32-33页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第3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第33-43页
     ·愈伤组织诱导第33-35页
     ·愈伤组织增殖与状态调整第35-37页
     ·体细胞胚胎间接诱导第37-41页
     ·体细胞胚胎成熟与萌发第41-42页
     ·体细胞胚胎成苗与移栽驯化第42页
     ·移栽后管理第42-4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3-46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第4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第43-44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体系建立第4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体系建立第43-44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第44-46页
     ·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的影响因素第44页
     ·体细胞胚胎间接接发生的影响因素第44-46页
第三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细胞学研究第46-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48页
   ·材料第46页
   ·方法第46-48页
     ·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第46-47页
     ·扫描电镜方法第47页
     ·透射电镜方法第47-4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8-52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第48-50页
     ·非胚性愈伤组织与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差异第48页
     ·滇楸胚性愈伤组织形成第48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部位与起源第48-49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第49页
     ·次生胚与连体胚的发生第49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的生殖隔离第49-50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观察第50-51页
     ·滇楸胚性愈伤组织形态第50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发生第50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成熟第50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的萌发第50-51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超微结构第51-52页
     ·非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第51页
     ·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第51页
     ·球形胚时期超微结构第51页
     ·心形胚时期超微结构第51页
     ·鱼雷胚时期超微结构第51-52页
     ·子叶胚时期超微结构第52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2-54页
   ·滇楸非胚性愈伤组织与胚性愈伤组织的细胞结构差异第52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部位与发生起源第52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第52-5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超微结构第53-54页
     ·非胚性愈伤组织和胚性愈伤组织的超微结构第53页
     ·体胚各时期超微结构第53-54页
第四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第54-6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5-59页
   ·材料与处理第55-56页
   ·测定方法第56-59页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第56页
     ·淀粉含量测定第56-57页
     ·几种抗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第57-58页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第58页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第58-5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9-65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第59-63页
     ·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第59-60页
     ·淀粉含量变化第60页
     ·三种抗氧化物酶(SOD、POD、CAT)活性变化第60-62页
     ·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第62-63页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第63页
   ·滇楸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生理生化差异比较第63-65页
     ·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差异比较第63-64页
     ·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三种抗氧化物酶活性差异比较第64页
     ·玻璃化与正常体胚、体胚畸形苗与正常苗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比较第64-6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65-68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第65-66页
   ·滇楸玻璃化体胚的生理生化特性第66-67页
   ·滇楸体胚畸形苗的生理生化特性第67-68页
第五章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的特异蛋白研究第68-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1页
   ·材料第68页
   ·方法第68-71页
     ·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第68-69页
     ·主要溶液及配置方法第69-70页
     ·蛋白样品的制备第70页
     ·单向凝胶电泳(SDS-PAGE)第70页
     ·双向电泳第70-71页
     ·蛋白质检测第7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1-8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单向电泳分析第71-74页
     ·不同上样量蛋白质的SDS-PAGE 分析第71-72页
     ·体细胞胚胎发育不同时期的蛋白质SDS-PAGE 分析第72-74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第74-83页
     ·胚性愈伤组织与早期体胚混合物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第77页
     ·中期体胚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第77页
     ·成熟体胚? 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第77页
     ·成熟体胚П蛋白质双向电泳分析第77页
     ·体胚发生过程双向电泳图谱的综合比较分析第77-83页
 3 结论与讨论第83-86页
   ·蛋白质SDS-PAGE 结果与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第8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双向电泳结果第83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第83-84页
   ·四个时期体胚材料蛋白质动态变化第84页
   ·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第84-86页
第六章 总结论第86-94页
 1 主要结论第86-92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建立第86-87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第86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体系建立第86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体系建立第86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素第86-87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组织细胞学研究第87-88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部位与发生起源第87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过程第87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育各时期的超微结构第87-88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第88-90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特性第88-89页
     ·滇楸玻璃化体胚的生理生化特性第89-90页
     ·滇楸体胚畸形苗的生理生化特性第90页
   ·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异蛋白第90-92页
     ·蛋白质SDS-PAGE 结果与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第90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双向电泳结果第90-91页
     ·滇楸体细胞胚胎发生、发育过程蛋白质的差异表达第91页
     ·四个时期体胚材料蛋白质动态变化第91页
     ·蛋白质的差异表达与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关系第91-92页
 2 创新之处第92-93页
 3 实验存在不足及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103页
图版1 体胚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第103-104页
图版2 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第104-105页
图版3 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第105-106页
图版4 体细胞胚胎发生起源与发育过程第106-107页
图版5 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研究第107-108页
图版6 体胚发生扫描电镜研究第108-109页
图版7 体细胞胚胎发生扫描电镜研究第109-110页
图版8 非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第110-111页
图版9 胚性愈伤组织超微结构第111-112页
图版10 球形胚和心形胚时期超微结构第112-113页
图版11 鱼雷胚时期超微结构第113-114页
图版12 子叶胚时期超微结构第114-115页
图版13 体细胞胚胎直接发生第115-116页
图版14 愈伤组织第116-117页
图版15 体胚间接发生第117-118页
图版16 体细胞胚胎苗第118-120页
详细摘要第120-122页

论文共12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杉木分枝发育关键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下一篇:桉树杂种优势及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