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1.1 参数化建筑设计方法 | 第9-10页 |
1.1.2 基于智能优化算法的建筑性能优化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2章 基于参数化设计平台的建筑性能模拟与优化 | 第19-49页 |
2.1 建筑性能 | 第19-20页 |
2.1.1 建筑的空间性能 | 第19页 |
2.1.2 建筑的物理性能 | 第19-20页 |
2.1.3 建筑的经济性能 | 第20页 |
2.1.4 建筑的美学、文化等性能 | 第20页 |
2.1.5 对建筑性能的限定 | 第20页 |
2.2 建筑性能模拟优化流程 | 第20-27页 |
2.2.1 流程研究阶段 | 第20-21页 |
2.2.2 案例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2.2.3 建筑性能优化设计的目标 | 第22-24页 |
2.2.4 建筑性能优化设计的要素 | 第24-25页 |
2.2.5 一般性应用流程 | 第25-27页 |
2.3 初始变量概述 | 第27-36页 |
2.3.1 几何变量 | 第27-29页 |
2.3.2 材质与构造变量 | 第29-30页 |
2.3.3 建筑运行变量 | 第30-36页 |
2.4 目标函数概述 | 第36-41页 |
2.4.1 建筑风环境目标函数 | 第36页 |
2.4.2 建筑热环境目标函数 | 第36-38页 |
2.4.3 建筑光环境目标函数 | 第38-40页 |
2.4.4 建筑能耗目标函数 | 第40-41页 |
2.5 建筑性能模拟优化工具 | 第41-48页 |
2.5.1 建筑性能模拟软件 | 第41-43页 |
2.5.2 建筑性能优化算法 | 第43-45页 |
2.5.3 建筑设计模拟与优化整合平台 | 第45-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3章 建筑性能模拟优化方法在组团层级的应用 | 第49-71页 |
3.1 组团层级设计要点概述 | 第49页 |
3.2 模拟优化流程——以多层教育建筑组团为例 | 第49-67页 |
3.2.1 案例概况 | 第49-50页 |
3.2.2 变量输入与参数设置 | 第50-67页 |
3.3 优化结果可视化与分析 | 第67-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4章 建筑性能模拟优化方法在单体层级的应用 | 第71-127页 |
4.1 单体层级设计要点概述 | 第71页 |
4.2 模拟优化流程——以高铁站房为例 | 第71-119页 |
4.2.1 案例概况 | 第71-72页 |
4.2.2 变量输入与参数设置 | 第72-119页 |
4.3 优化结果可视化分析 | 第119-12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125-127页 |
第5章 建筑性能模拟优化方法在细部层级的应用 | 第127-159页 |
5.1 细部层级设计要点概述 | 第127页 |
5.2 模拟优化流程——以多层办公建筑中的单个办公室外遮阳构件优化为例 | 第127-148页 |
5.2.1 案例概况 | 第127-128页 |
5.2.2 变量输入与参数设置 | 第128-148页 |
5.3 优化结果可视化分析 | 第148-1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56-15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59-163页 |
6.1 总结 | 第159-162页 |
6.2 展望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9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169-171页 |
致谢 | 第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