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0页 |
1.1 徽州地区青瓦在当代运用的研究背景 | 第14-20页 |
1.1.1 当代建筑创作中地域性的缺失 | 第14-17页 |
1.1.2 徽州地区青瓦的应用现状 | 第17-19页 |
1.1.3 地域建筑中传统材料的复兴 | 第19-20页 |
1.2 研究徽州地区青瓦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3页 |
1.2.1 研究徽州地区青瓦的目的 | 第20-21页 |
1.2.2 研究徽州地区青瓦的意义 | 第21-23页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1 传统建筑材料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3.2 徽派建筑材料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3 青瓦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25页 |
1.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25-27页 |
1.4.1 徽州地区青瓦的节点构造做法 | 第25-26页 |
1.4.2 徽州地区青瓦的当代运用策略 | 第26-27页 |
1.5 论文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第27-2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5.2 研究框架 | 第28-2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徽州地区青瓦的特点及其传统运用方式研究 | 第30-67页 |
2.1 徽州地区建筑地域性特征分析 | 第30-40页 |
2.1.1 徽州地区建筑特点概述 | 第30-36页 |
2.1.2 徽派建筑风格的典型特征 | 第36-40页 |
2.2 徽州地区青瓦的基本属性 | 第40-46页 |
2.2.1 徽州地区青瓦的界定 | 第40-44页 |
2.2.2 徽州地区青瓦的属性分析 | 第44-46页 |
2.3 青瓦对徽州地区建筑特色的影响 | 第46-52页 |
2.3.1 黑、白、灰三色的统一协调构成 | 第46-48页 |
2.3.2 青瓦叠合肌理对徽派建筑特色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3 青瓦与其他材料的组合运用 | 第49-52页 |
2.4 青瓦在徽州地区建筑中的应用 | 第52-66页 |
2.4.1 青瓦在建筑屋面结构中的应用 | 第52-58页 |
2.4.2 青瓦在建筑墙体结构中的应用 | 第58-63页 |
2.4.3 青瓦在门窗洞口等建筑构件中的作用 | 第63-6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三章 青瓦作为防水构件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途径研究 | 第67-103页 |
3.1 简述青瓦防水构件在建筑中的作用 | 第67-70页 |
3.1.1 对于建筑结构的防水作用 | 第67-68页 |
3.1.2 对于主体结构的保护作用 | 第68-69页 |
3.1.3 装饰建筑外观的作用 | 第69-70页 |
3.2 青瓦材料与当代建筑中不同构造层次的配合运用 | 第70-74页 |
3.2.1 青瓦与屋面结构层的直接搭接 | 第71-72页 |
3.2.2 青瓦与附加防水层之间的连接 | 第72页 |
3.2.3 青瓦与保温层之间的连接 | 第72-74页 |
3.2.4 青瓦与其他附加层之间的连接 | 第74页 |
3.3 青瓦在不同屋面形式上的结合固定方式 | 第74-92页 |
3.3.1 双坡屋顶形式中青瓦的运用 | 第75-85页 |
3.3.2 曲面型屋顶形式中青瓦的运用 | 第85-88页 |
3.3.3 通透性屋顶形式中青瓦的结合运用 | 第88-92页 |
3.4 青瓦对于建筑墙体的防水与保护作用 | 第92-102页 |
3.4.1 青瓦对于墙体防护性作用分析 | 第92页 |
3.4.2 青瓦做为墙体防护材料时运用方式分类 | 第92-94页 |
3.4.3 青瓦采用铺设式的做法研究 | 第94-99页 |
3.4.4 青瓦采用砌筑式的做法研究 | 第99-10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四章 青瓦作为围护构件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途径研究 | 第103-145页 |
4.1 建筑围护构件简述 | 第103-107页 |
4.1.1 建筑围护构件分类 | 第103-105页 |
4.1.2 青瓦在垂直围护构件中的运用 | 第105-107页 |
4.2 围护构件中青瓦实墙的构筑做法研究 | 第107-120页 |
4.2.1 实墙结构中青瓦的砌筑方式分析 | 第107-109页 |
4.2.2 青瓦实墙砌筑过程中的图案化设计研究 | 第109-113页 |
4.2.3 青瓦实体砌筑结构中承托加固方式分析 | 第113-120页 |
4.3 围护构件中青瓦漏墙的构筑做法研究 | 第120-136页 |
4.3.1 漏墙结构中青瓦的砌筑方式分析 | 第121-125页 |
4.3.2 青瓦花墙叠砌纹理的设计 | 第125-127页 |
4.3.3 青瓦花墙的做法研究 | 第127-136页 |
4.4 青瓦材料与其他砌体材料组合运用研究 | 第136-144页 |
4.4.1 不同材料之间组合砌筑的运用原则 | 第136-138页 |
4.4.2 青瓦与砖石的组合运用研究 | 第138-142页 |
4.4.3 青瓦与夯土的组合运用研究 | 第142-1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第五章 青瓦作为遮阳构件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途径研究 | 第145-179页 |
5.1 青瓦作为遮阳构件中对于建筑风格的影响 | 第145-148页 |
5.1.1 遮阳构件与建筑立面风格的关系 | 第145-146页 |
5.1.2 青瓦材料对遮阳构件艺术性的影响 | 第146-148页 |
5.2 当代建筑遮阳构件中青瓦的运用途径分析 | 第148-150页 |
5.2.1 遮阳窗檐中青瓦的运用 | 第148-149页 |
5.2.2 遮阳挡板构件中青瓦的运用 | 第149页 |
5.2.3 瓦帘遮阳构件中青瓦的运用 | 第149-150页 |
5.3 瓦檐构件中青瓦的的运用及其构造做法研究 | 第150-155页 |
5.3.1 瓦檐支撑结构的更新 | 第151-154页 |
5.3.2 瓦檐构造做法中青瓦的铺设探究 | 第154-155页 |
5.4 遮阳挡板构件中青瓦的的运用及其构造做法研究 | 第155-163页 |
5.4.1 遮阳挡板构件中骨架材料的选择 | 第156-158页 |
5.4.2 遮阳挡板构件中青瓦的固定措施 | 第158-163页 |
5.5 瓦帘遮阳构件中青瓦的的运用及其构造做法研究 | 第163-177页 |
5.5.1 瓦帘构件与建筑风格的关联 | 第164-167页 |
5.5.2 瓦帘构件中青瓦构筑方式的选择及其青瓦的固定措施 | 第167-174页 |
5.5.3 瓦帘与徽州地区建筑风格的重置 | 第174-17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77-179页 |
第六章 徽州地区青瓦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策略 | 第179-196页 |
6.1 徽州地区建筑材料青瓦现代运用的趋势 | 第179-184页 |
6.1.1 青瓦运用的表皮化趋势 | 第179-180页 |
6.1.2 数字化趋势 | 第180-183页 |
6.1.3 传统运用方式重置的趋势 | 第183-184页 |
6.2 徽州地区青瓦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原则 | 第184-188页 |
6.2.1 地域建筑风格延续性原则 | 第185页 |
6.2.2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185-186页 |
6.2.3 青瓦创新性利用原则 | 第186-188页 |
6.3 徽州地区青瓦在当代建筑中的运用途径 | 第188-195页 |
6.3.1 青瓦性能的提升和重塑 | 第188-190页 |
6.3.2 青瓦与不同材料结合运用 | 第190-192页 |
6.3.3 青瓦建造工艺的更新 | 第192-194页 |
6.3.4 青瓦与适宜技术结合运用途径 | 第194-19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95-196页 |
总结 | 第196-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197-202页 |
作者简介 | 第202-203页 |
致谢 | 第203-204页 |
附录·案例汇总 | 第204-2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