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光照条件对两种沉水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沉水植物对水生环境的生态作用第11-13页
    1.3 光照条件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第13-18页
        1.3.1 光照强度对沉水植物的影响第14-15页
        1.3.2 光照种类对植物的影响第15-17页
        1.3.3 光照时间对植物的影响第17-18页
    1.4 常用沉水植物补光设备第18-19页
    1.5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19-22页
        1.5.1 研究目的第19页
        1.5.2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5.3 研究意义第20-22页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2-28页
    2.1 试验沉水植物概述第22-23页
        2.1.1 苦草第22页
        2.1.2 伊乐藻第22-23页
    2.2 试验装置第23-24页
    2.3 试验设计第24-25页
    2.4 试验指标及测定方法第25-28页
3 光照强度对苦草和伊乐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第28-50页
    3.1 试验设计第28-30页
        3.1.1 光照强度对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第28-29页
        3.1.2 光照强度对伊乐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第29-30页
    3.2 光照强度对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第30-37页
        3.2.1 光照强度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第30-32页
        3.2.2 光照强度对苦草生长环境水质的影响第32-34页
        3.2.3 光照强度对苦草光合色素的影响第34-36页
        3.2.4 光照强度对苦草抗氧化系统酶的影响第36-37页
    3.3 光照强度对伊乐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第37-48页
        3.3.1 光照强度对伊乐藻生长的影响第37-40页
        3.3.2 光照强度对伊乐藻生长环境水质的影响第40-45页
        3.3.3 光照强度对伊乐藻叶绿素的影响第45-46页
        3.3.4 光照强度对伊乐藻抗氧化系统酶的影响第46-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光照时间对苦草和伊乐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第50-70页
    4.1 试验设计第50-51页
        4.1.1 光照时间对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0页
        4.1.2 光照时间对伊乐藻生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第50-51页
    4.2 光照时间对苦草生长特性的影响第51-58页
        4.2.1 光照时间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第51-53页
        4.2.2 光照时间对苦草生长环境水质的影响第53-56页
        4.2.3 光照时间对苦草叶绿素的影响第56-57页
        4.2.4 光照时间对苦草抗氧化系统酶的影响第57-58页
    4.3 光照时间对伊乐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第58-67页
        4.3.1 光照时间对伊乐藻生长的影响第58-60页
        4.3.2 光照时间对伊乐藻生长环境水质的影响第60-64页
        4.3.3 光照时间对伊乐藻叶绿素的影响第64-65页
        4.3.4 光照时间对伊乐藻抗氧化系统酶的影响第65-67页
    4.4 本章小结第67-70页
5 苦草最优光照条件分析第70-86页
    5.1 试验设计第70-71页
    5.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1-85页
        5.2.1 三种光照条件对苦草生长的影响第71-75页
        5.2.2 三种光照条件对苦草生长环境水质的影响第75-81页
        5.2.3 三种光照条件对苦草光合色素的影响第81-82页
        5.2.4 三种光照条件对苦草抗氧化酶的影响第82-85页
    5.3 本章小结第85-86页
6 伊乐藻最优光照条件分析第86-118页
    6.1 试验设计第86-87页
    6.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7-112页
        6.2.1 三种环境因子对伊乐藻生长的影响第87-99页
        6.2.2 三种光照条件对伊乐藻生长环境水质的影响第99-110页
        6.2.3 三种环境因子对伊乐藻光合色素的影响第110-111页
        6.2.4 三种环境因子对伊乐藻抗氧化酶的影响第111-112页
        6.2.5 伊乐藻最佳光照条件预测第112页
    6.3 氮转化机理探讨第112-115页
        6.3.1 伊乐藻生物量和氮含量变化第112-114页
        6.3.2 水质氮浓度变化第114页
        6.3.3 伊乐藻氮吸收和水质净化能力分析第114-115页
    6.4 本章小结第115-118页
7 藻类根际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18-124页
    7.1 试验设计第118页
    7.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18-122页
    7.3 本章小结第122-124页
8 结论与建议第124-128页
    8.1 结论第124-126页
    8.2 建议第126-128页
致谢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0页
附录第140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目录第140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合细菌的培养优化及生物强化处理垃圾渗滤液效果研究
下一篇:对有机质恶臭污染控制的微生物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