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基因工程(遗传工程)论文

甲壳动物抗菌肽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符号说明第13-15页
第一部分 综述: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第15-41页
 第一章 无脊椎动物的先天免疫第15-29页
  一、细胞免疫第16-19页
   1. 血细胞的分类第16-18页
   2. 吞噬作用第18页
   3. 调理作用第18-19页
   4. 包被作用与结节形成第19页
  二、体液免疫第19-23页
   1. 凝结第19-20页
   2. 酚氧化酶原系统与黑化反应第20-22页
   3. 抗菌肽第22-23页
  三、无脊椎先天免疫反应的主要信号途径第23-29页
   1. Toll途径第23-25页
   2. Imd途径第25-26页
   3. JAK/STAT途径第26-29页
 第二章 无脊椎动物抗菌肽的研究第29-39页
  一、抗菌肽的结构特点第29页
  二、抗菌肽的作用方式第29-31页
  三、抗菌肽的合成部位与表达分布第31-32页
  四、抗菌肽的分类第32-35页
   1. 具有两亲结构的线性α-螺旋抗菌肽第32-33页
   2. 由一个或是多个二硫键形成的环状多肽第33-34页
   3. 富含某一种或两种氨基酸的抗菌肽第34-35页
  五、甲壳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第35-39页
   1. 抗脂多糖因子第35-36页
   2. 含WAP结构域蛋白第36-38页
   3. 溶菌酶第38-39页
 第三章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39-41页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9-40页
  二、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40-41页
第二部分 甲壳动物抗菌肽性质与功能研究第41-89页
 第一章 中国明对虾甲壳肽类抗菌肽的性质研究第41-65页
  一、前言第41-43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43-54页
   1. 材料第43-44页
     ·实验材料第43页
     ·菌株和载体第43页
     ·试剂和仪器第43-44页
   2. 方法第44-54页
     ·序列分析第44页
     ·血细胞的分离第44页
     ·总RNA的提取第44-45页
     ·第一链cDNA合成第45-46页
     ·半定量RT-PCR第46页
     ·重组表达第46-54页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第54页
  三、结果第54-61页
   1. 序列分析第54-59页
   2. 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第59-60页
   3. 重组表达与纯化第60-61页
   4. 抑菌活性检测第61页
  四、讨论第61-65页
 第二章 克氏原螯虾抗脂多糖因子的性质研究第65-89页
  一、前言第65-67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67-74页
   1. 材料第67-68页
     ·菌株,病毒和载体第67页
     ·实验材料第67页
     ·试剂和仪器第67-68页
   2. 方法第68-74页
     ·免疫刺激第68页
     ·血细胞的分离与组织提取第68页
     ·总RNA的提取与第一链cDNA合成第68-69页
     ·序列分析第69页
     ·半定量RT-PCR及Real time-PCR第69-70页
     ·重组表达及抗体制备第70-71页
     ·Western blot第71页
     ·菌结合实验第71-72页
     ·多糖结合实验第72页
     ·抗菌活性检测第72-73页
     ·体内清除实验第73-74页
  三、结果第74-85页
   1. 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第74-79页
   2. 组织分布及表达模式第79-80页
     ·组织分布第79-80页
     ·病原刺激后的表达模式第80页
   3. PcALF1的重组表达与纯化第80-81页
   4. rPcALF1菌结合活性第81页
   5. rPcALF1与生物多糖的结合活性第81-82页
   6. rPcALF1的抗菌活性第82-84页
   7. 体内清除鳗弧菌实验第84-85页
  四、讨论第85-89页
第三部分 中国明对虾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基因克隆与表达模式研究第89-105页
 一、前言第89-90页
 二、材料和方法第90-94页
  1. 材料第90页
  2. 方法第90-94页
     ·免疫刺激、总RNA的提取与第一链cDNA合成第90-91页
     ·中国明对虾STAT基因的克隆第91-92页
     ·FcSTAT基因组序列的克隆第92-94页
     ·序列分析第94页
     ·Real time-PCR第94页
 三、结果第94-103页
  1. FcSTAT cDNA序列克隆与分析第94-98页
  2. FcSTAT基因结构第98-99页
  3. FcSTAT组织分布与表达第99页
  4. 免疫刺激后FcSTAT的表达模式第99-102页
  5. FcSTAT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第102-103页
 四、讨论第103-105页
总结与创新点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27页
致谢第127-128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128-129页
附件第129-146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假单胞菌属WBC-3菌株4-硝基苯酚代谢途径中关键蛋白PnpB和PnpE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2古菌嗜酸热原体F3因子作为抗癌药物筛选与设计靶点的晶体学结构研究
下一篇:棉铃虫HaBBP和HaUSH基因的克隆和在幼虫血细胞中的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