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符号说明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9-42页 |
第一节 昆虫蜕皮变态的分子机制 | 第19-29页 |
一.蜕皮激素 | 第20-27页 |
1. 蜕皮激素的合成 | 第20-21页 |
2. 蜕皮激素信号途径 | 第21-27页 |
二.保幼激素 | 第27-29页 |
1. 保幼激素信号途径 | 第27-28页 |
2. 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信号转导的相互作用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昆虫血细胞的发育 | 第29-35页 |
一.鳞翅目昆虫血细胞的分类 | 第29-31页 |
1. 原血细胞 | 第29-30页 |
2. 浆血细胞 | 第30页 |
3. 颗粒细胞 | 第30页 |
4. 珠血细胞 | 第30页 |
5. 类绛色细胞 | 第30-31页 |
二.昆虫血细胞生成 | 第31-35页 |
1. GATA转录因子和U-shaped基因 | 第31-32页 |
2. RUNX转录因子 | 第32-33页 |
3. Glial cells missing(GCM)转录因子 | 第33页 |
4. 血细胞发育的调控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昆虫的先天免疫 | 第35-41页 |
一.体液免疫 | 第36-39页 |
1. 抗菌肽(AMPs)的合成 | 第36-39页 |
2. 黑化反应 | 第39页 |
二.细胞免疫 | 第39-41页 |
第四节 本研究的方案及意义 | 第41-42页 |
一.棉铃虫HaBBP基因 | 第41页 |
二.棉铃虫HaUSH基因 | 第41-42页 |
第二章 HaBBP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 第42-65页 |
一.前言 | 第42-43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43-53页 |
1. 材料 | 第43-44页 |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试剂 | 第43-44页 |
·仪器 | 第44页 |
2. 方法 | 第44-53页 |
·总RNA提取 | 第44页 |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 第44-45页 |
·基因克隆 | 第45-47页 |
·序列分析 | 第47页 |
·半定量RT-RCR | 第47-48页 |
·激素对棉铃虫的处理及其对HaBBP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48页 |
·HaBBP的重组表达 | 第48-51页 |
·免疫印迹 | 第51页 |
·免疫细胞化学 | 第51-52页 |
·RNAi | 第52-53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53-63页 |
1 .克隆到高度保守的编码535个氨基酸的基因命名为HaBBP | 第53-57页 |
2. HaBBP主要在脂肪体和血细胞中表达 | 第57-58页 |
3. HaBBP在蜕皮、变态时期表达量升高 | 第58-59页 |
·E能诱导HaBBP的表达 | 第59-61页 |
5. 沉默EcR-B1和USP1后影响HaBBP的表达 | 第61页 |
6. HaBBP位于血细胞的颗粒细胞和浆血细胞的细胞质中 | 第61页 |
7. 大肠杆菌的免疫刺激能诱导HaBBP的表达 | 第61-63页 |
四.讨论 | 第63-65页 |
第三章 HaUSH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65-79页 |
一.前言 | 第65-66页 |
二.材料和方法 | 第66-70页 |
1. 材料 | 第66-67页 |
·实验动物 | 第66页 |
·试剂 | 第66页 |
·仪器 | 第66-67页 |
2. 方法 | 第67-70页 |
·总RNA提取 | 第67页 |
·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 | 第67-68页 |
·基因克隆 | 第68页 |
·序列分析 | 第68页 |
·半定量RT-RCR | 第68-69页 |
·激素对棉铃虫的处理及其对HaUSH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69页 |
·在表皮细胞系中干扰EcR-B1后对HaUSH的影响 | 第69-70页 |
三.实验结果 | 第70-78页 |
1. HaUSH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第70-74页 |
2. HaUSH主要在胚胎时期和变态时期高表达 | 第74-76页 |
·E能够诱导HaUSH的表达 | 第76-77页 |
4. 沉默EcR-B1后抑制20E对HaUSH的诱导作用 | 第77-78页 |
四.讨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100页 |
创新点总结与讨论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在读期间己发表文章 | 第102-103页 |
附件 | 第103-117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