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中绿原酸的提取与纯化及过程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0页 |
1.1 金银花的简介 | 第12-15页 |
1.1.1 金银花的分布 | 第12-13页 |
1.1.2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 | 第13-15页 |
1.2 绿原酸的简介 | 第15-17页 |
1.2.1 绿原酸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第15页 |
1.2.2 绿原酸的生物活性 | 第15-17页 |
1.2.3 绿原酸的应用 | 第17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28页 |
2.1 绿原酸的提取方法 | 第20-22页 |
2.1.1 溶剂提取法 | 第20页 |
2.1.2 酶解提取法 | 第20页 |
2.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法 | 第20-21页 |
2.1.4 微波辅助提取法 | 第21页 |
2.1.5 超临界CO2萃取法 | 第21-22页 |
2.1.6 绿原酸提取方法的确定 | 第22页 |
2.2 绿原酸的分离纯化方法 | 第22-24页 |
2.2.1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法 | 第22页 |
2.2.2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22-23页 |
2.2.3 膜分离技术法 | 第23页 |
2.2.4 重结晶法 | 第23页 |
2.2.5 绿原酸分离纯化方法的确定 | 第23-24页 |
2.3 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2.3.1 紫外分光光度法(UV) | 第24页 |
2.3.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第24页 |
2.3.3 薄层层析法(TLC) | 第24-25页 |
2.3.4 毛细管电泳法(CE) | 第25页 |
2.4 响应面法优化设计 | 第25-28页 |
2.4.1 响应面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 | 第25页 |
2.4.2 响应面法的应用 | 第25-28页 |
第三章 超声波提取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 第28-46页 |
3.1 实验的预准备 | 第28页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29页 |
3.2.1 原材料与试剂 | 第28-29页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9页 |
3.3 绿原酸的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3.3.1 绿原酸测定方法的确定 | 第29-30页 |
3.3.2 绿原酸提取率的计算 | 第30页 |
3.4 超声波提取金银花中的绿原酸 | 第30-36页 |
3.4.1 最佳提取剂的选择 | 第30-31页 |
3.4.2 超声波提取绿原酸的单因素试验 | 第31-36页 |
3.5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绿原酸 | 第36-45页 |
3.5.1 超声法响应面的因素与水平 | 第36-37页 |
3.5.2 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案 | 第37-38页 |
3.5.3 响应面回归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 第38-39页 |
3.5.4 响应面图分析 | 第39-44页 |
3.5.5 响应面试验验证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 第46-62页 |
4.1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的简介 | 第46页 |
4.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46-48页 |
4.2.1 原材料和试剂 | 第46-47页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4.3 大孔树脂吸附分离绿原酸的实验方法 | 第48-51页 |
4.3.1 大孔树脂的筛选原理和预处理 | 第48-49页 |
4.3.2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柱的制备 | 第49-50页 |
4.3.3 绿原酸粗提取液的上样 | 第50页 |
4.3.4 洗脱剂的选择 | 第50-51页 |
4.4 静态法筛选大孔吸附树脂 | 第51-53页 |
4.4.1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 | 第51-52页 |
4.4.2 不同型号大孔树脂的静态解吸 | 第52页 |
4.4.3 大孔吸附树脂型号的选定 | 第52-53页 |
4.5 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实验条件的研究 | 第53-58页 |
4.5.1 不同上样流速下的泄露曲线的测定 | 第53-54页 |
4.5.2 进样液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4-55页 |
4.5.3 进样液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5.4 洗脱剂乙醇浓度对解吸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5 洗脱液流速对绿原酸分离的影响 | 第57-58页 |
4.6 分离样品的测定与分析 | 第58-61页 |
4.6.1 HPLC色谱条件 | 第59页 |
4.6.2 计算绿原酸的收集率 | 第59页 |
4.6.3 分析测定结果 | 第59-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绿原酸纯化及产品鉴定 | 第62-7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62-63页 |
5.2.1 原材料和试剂 | 第62页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2-63页 |
5.3 萃取纯化绿原酸的研究 | 第63-65页 |
5.3.1 pH对绿原酸纯化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2 萃取次数对绿原酸纯化效果的影响 | 第64页 |
5.3.3 料液浓度对绿原酸纯化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5.4 绿原酸重结晶 | 第65-66页 |
5.5 绿原酸产品鉴定 | 第66-68页 |
5.5.1 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度检测 | 第66页 |
5.5.2 核磁共振结构表征 | 第66-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结论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