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2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及物理需求 | 第13-34页 |
2.1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 第13-23页 |
2.1.1 气体的电离 | 第13-16页 |
2.1.2 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 | 第16-20页 |
2.1.3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 第20-23页 |
2.2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正离子反馈 | 第23-30页 |
2.2.1 两种典型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 第23-28页 |
2.2.2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正离子反馈 | 第28-30页 |
2.3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物理需求及关键问题 | 第30-33页 |
2.3.1 气体探测器的物理需求 | 第30-32页 |
2.3.2 复合结构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正离子反馈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正离子反馈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0页 |
3.1 漂移电场对正离子反馈的影响 | 第34-36页 |
3.2 GEM电压对正离子反馈的影响 | 第36页 |
3.3 传输电场对正离子反馈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 Micromegas电压对正离反馈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 工作气体对正离子反馈的影响 | 第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正离子反馈的实验研究 | 第40-48页 |
4.1 正离子反馈的实验测量原理 | 第40-43页 |
4.2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的组装 | 第43-45页 |
4.3 正离子反馈的实验优化过程与步骤 | 第45-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正离子反馈的实验结果分析 | 第48-65页 |
5.1 正离子反馈的因素优化结果 | 第48-59页 |
5.1.1 漂移电场 | 第48-51页 |
5.1.2 传输电场 | 第51-54页 |
5.1.3 GEM电压 | 第54-55页 |
5.1.4 Micromegas电压 | 第55-56页 |
5.1.5 空间电荷累积效应分析 | 第56-59页 |
5.2 增益反馈因子(IBF × Gain) | 第59-60页 |
5.3 Ar/CF_4/iC_4H10(95/3/2)气体性能测试 | 第60-63页 |
5.4 高目数Micromegas对正离子反馈的影响 | 第63-6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5-66页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