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简介 | 第11-12页 |
| 1.2.2 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强度调制型偏振光谱成像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4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及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2 编码孔径光谱成像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 2.1 压缩感知理论 | 第17-23页 |
| 2.1.1 压缩感知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 2.1.2 信号的稀疏表示 | 第19页 |
| 2.1.3 测量矩阵设计 | 第19-21页 |
| 2.1.4 压缩感知信号重构 | 第21-23页 |
| 2.2 压缩感知光谱成像 | 第23-26页 |
| 2.2.1 压缩感知光谱成像理论 | 第23-25页 |
| 2.2.2 编码孔径光谱成像系统 | 第25-26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3 基于强度调制的编码孔径光谱偏振成像测量技术 | 第27-42页 |
| 3.1 光的偏振态理论 | 第27-30页 |
| 3.1.1 光的偏振态表示方法 | 第27-29页 |
| 3.1.2 偏振器件的穆勒矩阵 | 第29-30页 |
| 3.2 基于强度调制的编码孔径光谱偏振成像测量技术 | 第30-41页 |
| 3.2.1 基于强度调制的编码孔径光谱偏振成像测量系统 | 第31-32页 |
| 3.2.2 偏振光谱强度调制 | 第32-34页 |
| 3.2.2.1 偏振光谱强度调制理论 | 第32-33页 |
| 3.2.2.2 偏振光谱强度调制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 3.2.3 光谱成像压缩编码 | 第34-37页 |
| 3.2.4 调制光谱数据立方体重构 | 第37-39页 |
| 3.2.5 偏振强度解调 | 第39-41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光谱偏振成像仿真与分析 | 第42-50页 |
| 4.1 系统正向压缩编码过程 | 第42-46页 |
| 4.1.1 偏振光谱强度调制仿真 | 第42-44页 |
| 4.1.2 光谱图像编码压缩仿真 | 第44-46页 |
| 4.1.2.1 编码孔径模板选取 | 第45-46页 |
| 4.1.2.2 编码压缩仿真过程 | 第46页 |
| 4.2 偏振光谱图像重构仿真 | 第46-49页 |
| 4.2.1 光谱图像重建 | 第47-48页 |
| 4.2.2 偏振光谱重建 | 第48-49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研究总结 | 第50-51页 |
| 5.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