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5-25页
        1.2.1 高校腐败第15-20页
        1.2.2 大学生廉洁社团第20-23页
        1.2.3 非政府组织参与腐败治理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页
        1.3.2 研究方法第25-27页
第2章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理论分析第27-36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7-31页
        2.1.1 腐败第27-28页
        2.1.2 高校腐败第28-29页
        2.1.3 腐败治理第29-30页
        2.1.4 大学生廉洁社团第30-31页
    2.2 理论基础第31-34页
        2.2.1 治理理论第31-32页
        2.2.2 国家廉政体系理论第32-34页
    2.3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价值第34-36页
        2.3.1 有利于加强高校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落实第34页
        2.3.2 有利于完善高校权力监督机制第34-35页
        2.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和能力第35页
        2.3.4 有利于创新高校廉洁教育模式第35页
        2.3.5 有利于加强廉洁教育的实效性第35-36页
第3章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现状第36-50页
    3.1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角色定位第36-37页
    3.2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方式第37-42页
        3.2.1 传播廉洁知识第37-38页
        3.2.2 培养廉洁的政治人第38-39页
        3.2.3 营造廉洁氛围第39-40页
        3.2.4 影响高校政策的制定第40页
        3.2.5 参与大学生廉洁教育政策的执行第40-41页
        3.2.6 参与高校政策的监督第41-42页
        3.2.7 参与高校腐败的惩治第42页
    3.3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案例第42-50页
        3.3.1 湖南大学湖湘廉风学社介绍第42-43页
        3.3.2 湖南大学湖湘廉风学社参与高校腐败治理概况第43-48页
        3.3.3 湖南大学湖湘廉风学社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经验总结第48-50页
第4章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50-61页
    4.1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存在的问题第50-55页
        4.1.1 廉洁知识的传播力有限第50-51页
        4.1.2 培养廉洁政治人的效果有限第51-53页
        4.1.3 廉洁氛围的营造能力有限第53-54页
        4.1.4 政策过程的参与有限第54页
        4.1.5 腐败惩治的作用有限第54-55页
    4.2 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5-61页
        4.2.1 社团内部因素的制约第55-58页
        4.2.2 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第58-61页
第5章 优化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对策第61-67页
    5.1 加强社团自身建设第61-64页
        5.1.1 准确定位社团角色第61页
        5.1.2 优化社团组织结构第61-62页
        5.1.3 完善骨干队伍建设第62页
        5.1.4 寻求经费筹措路径第62-63页
        5.1.5 创新社团活动形式第63-64页
    5.2 优化外部作用环境第64-67页
        5.2.1 健全社团参与的制度保障第64页
        5.2.2 加强高校对廉洁教育的重视程度第64-65页
        5.2.3 强化社团间的联动第65-66页
        5.2.4 加强社团的学术和活动指导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5-76页
附录B 关于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的调查问卷第76-81页
致谢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下一篇:基于TAM的云龙区干部在线学习平台改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