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6页
    1.3 研究方法第16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6页
        1.3.2 多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16页
    1.4 难点及创新点第16-18页
        1.4.1 难点第16页
        1.4.2 创新点第16-18页
2 意识形态及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概述第18-24页
    2.1 意识形态概述第18-20页
        2.1.1 意识形态的内涵第18页
        2.1.2 意识形态的特征和功能第18-20页
    2.2 政党意识形态建设概述第20-24页
        2.2.1 政党意识形态的内涵第20页
        2.2.2 政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第20-21页
        2.2.3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第21-24页
3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必要性第24-28页
    3.1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思想的冲击第24-25页
    3.2 民族资产阶级思想的挑战第25-26页
    3.3 日本奴化思想的渗透第26页
    3.4 党内“左”倾、右倾错误思想的困扰第26-28页
4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原则第28-32页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28-29页
    4.2 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与现实政策相统一第29-32页
5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战略举措第32-44页
    5.1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第32-34页
        5.1.1 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第32-33页
        5.1.2 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的形成第33-34页
        5.1.3 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第34页
    5.2 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第34-36页
        5.2.1 思想政治教育第35页
        5.2.2 伦理道德教育第35-36页
    5.3 推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第36-41页
        5.3.1 教育事业的推进第37-38页
        5.3.2 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第38-39页
        5.3.3 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第39-41页
    5.4 加强政治文明和党自身的建设第41-44页
        5.4.1 政治文明的建设第41-42页
        5.4.2 党自身的建设第42-44页
6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第44-52页
    6.1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第44-46页
        6.1.1 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44-45页
        6.1.2 采取符合实际情况的战略举措推进意识形态建设第45页
        6.1.3 坚持把意识形态建设同党的建设相结合第45-46页
    6.2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启示第46-52页
        6.2.1 坚持政治性,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第46-47页
        6.2.2 坚持“渗透性”与“灌输性”相结合,不断创新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第47-48页
        6.2.3 坚持“全面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形成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第48-49页
        6.2.4 坚持先进性,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坚强的保障第49-52页
7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第58-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焦裕禄公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廉洁社团参与高校腐败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