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刑事诉讼中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8页
一、法医鉴定意见的概念、现状概述第8-12页
    (一) 法医鉴定意见的概念和分类第8-9页
    (二) 我国法医鉴定的现状第9-12页
        1、公、检、法内部法医鉴定机构的设置与工作现状第10页
        2、社会法医鉴定机构的设置及工作现状第10-11页
        3、鉴定制度改革的现状第11-12页
二、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据效力分析第12-20页
    (一) 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据力(有效性)分析第12-15页
        1、宽进严出的证据力评价原则第12-13页
        2、证据力的评价方式第13-14页
        3、证据力的评价结果第14-15页
    (二) 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明力(有力性)分析第15-17页
        1、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明力评价原则第15-16页
        2、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明力评价方式第16页
        3、法医鉴定意见的证明力评价结果第16-17页
    (三) 现行法医鉴定意见效力评价方式与标准的利弊第17-20页
三、现行法医鉴定意见评价方式与标准的问题探析第20-27页
    (一) 重视“证实”而忽视“证非”第21-24页
        1、法医鉴定意见形成的过程中重视证实、忽视证非第21-23页
        2、诉讼过程重视证实而忽视证非第23-24页
        3、审判机关重视证实而忽视证非第24页
    (二) 重视单项证据的审查,缺乏综合运用的研判第24-25页
    (三) 畏惧追责,迷信技术性证据的权威第25页
    (四) 侦、控权与辩护权对抗失衡第25-27页
        1、法医鉴定意见的形成过程对抗失衡第26页
        2、法医鉴定意见庭审质证过程的对抗失衡第26-27页
        3、法医鉴定意见的取舍失衡第27页
四、提高刑事诉讼中法医鉴定意见证据效力的建议第27-36页
    (一) 把握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锲机第28-29页
    (二) 保障侦控方与被告人及辩护人的有效对抗第29-31页
        1、检材备份制度第30页
        2、设立单项质证程序或引入庭前会议第30-31页
        3、将专家证人书面证言合法化第31页
    (三) 限制公权,保障私权第31-33页
        1、符合法理要求第32页
        2、符合举证责任的分配要求第32页
        3、符合司法实践的合理性要求第32页
        4、更符合刑事诉讼证据标准的要求第32-33页
        5、在司法实践中具有直接的意义第33页
    (四) 开设法医学课程破除司法人员对于法医鉴定意见的迷信第33-35页
    (五) 合理规范法医鉴定的程序及标准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
下一篇:国际税收协定滥用及其防范措施--BEPS行动计划6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