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第一章 清前中期世情小说中民歌时调的存在概况及其特征 | 第17-31页 |
第一节 清前中期世情小说中民歌时调存在概况 | 第17-20页 |
一、相关世情小说作品梳理 | 第17页 |
二、民歌时调在世情小说中的存在方式 | 第17-18页 |
三、民歌时调插入世情小说中的原因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清前中期世情小说中民歌时调的存在特征 | 第20-31页 |
一、曲名特点:时新性 | 第21-23页 |
二、民歌时调的分布特点 | 第23-27页 |
三、来源特点:袭用前人作品与作者自创并存 | 第27-31页 |
第二章 民歌时调反映的清前中期世情风貌 | 第31-54页 |
第一节 民歌时调与时代风气 | 第31-44页 |
一、追求享乐的尚娱心理 | 第32-35页 |
二、放情纵欲的情爱百态 | 第35-38页 |
三、道德败坏的社会乱象 | 第38-40页 |
四、向理性回归的禁欲思潮 | 第40-44页 |
第二节 民歌时调与民俗文化 | 第44-54页 |
一、饮宴风俗 | 第44-48页 |
二、节日风俗 | 第48-50页 |
三、信仰风俗 | 第50-54页 |
第三章 清前中期世情小说中民歌时调的叙事功能 | 第54-68页 |
第一节 民歌时调与叙述者 | 第54-63页 |
一、参与情节建构 | 第54-56页 |
二、塑造人物形象 | 第56-59页 |
三、表明叙述者观点 | 第59-63页 |
第二节 民歌时调与叙事修辞 | 第63-68页 |
一、真实 | 第63-65页 |
二、幽默 | 第65-66页 |
三、讽刺 | 第66-68页 |
第四章 民歌时调与世情小说互动的意义 | 第68-74页 |
第一节 世情小说是民歌时调流传的重要载体 | 第68-71页 |
第二节 民歌时调促进世情小说的传播 | 第71-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附录 | 第83-87页 |
后记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