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转座事件引发的重组可以在不同的时空发生

致谢第6-7页
前言第7-12页
摘要第12-13页
Abstract第13页
1 文献综述第16-30页
    1.1 转座元件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1.1.1 转座元件的发现及类别第16-17页
        1.1.2 转座元件动植物基因组中的组成与差异第17-20页
    1.2 转座元件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第20-22页
        1.2.1 引起基因失活第20页
        1.2.2 改变基因表达水平第20页
        1.2.3 引起基因重组,丢失以及形成新基因第20-22页
    1.3 微型颠倒重复转座元件第22-25页
        1.3.1 MITEs的分类及其在植物基因组中的分布第22-23页
        1.3.2 MITEs的起源及其可能的转座机制第23-24页
        1.3.3 活性MITEs发现第24-25页
    1.4 DNA的同源重组第25-29页
        1.4.1 重组的发现第25-26页
        1.4.2 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第26-29页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9-30页
2 单拷贝基因组序列在细胞内可受诱导扩增成为一个典型的MITE第30-53页
    2.1 研究目的第30页
    2.2 研究背景第30-31页
    2.3 材料和方法第31-37页
        2.3.1 植物材料第31页
        2.3.2 供试仪器第31页
        2.3.3 水稻基因组DNA的提取(上海生工UNIQ.10柱式植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第31-32页
        2.3.4 普通PCR技术第32页
        2.3.5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32-33页
        2.3.6 PCR产物割胶回收(上海生工SanPrep柱式DNA胶回收试剂盒)第33页
        2.3.7 转座子显示技术(TD技术)第33-34页
        2.3.8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4页
        2.3.9 引物信息第34-37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7-51页
        2.4.1 三组水稻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及候选MITE元件的筛选第37-39页
        2.4.2 候选MITE序列的识别和分析第39-40页
        2.4.3 UC序列的结构分析第40-45页
        2.4.4 UC序列在部分水稻群体中的DNA多态性分析第45-47页
        2.4.5 一些基因组单拷贝序列在体内(in vivo)具转座活性并可受诱导扩增第47-51页
    2.5 结论及存在问题第51-53页
3 转座事件所引发的重组进程可以在不同的时空发生第53-78页
    3.0 研究目的第53页
    3.1 研究背景第53-54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54页
        3.2.1 植物材料第54页
        3.2.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4页
    3.3 实验结果和分析第54-77页
        3.3.1 生物信息学统计数据的重计算第54-55页
        3.3.2 候选MITE序列的再分析和数据挖掘第55-59页
        3.3.3 候选序列的大规模DNA多态性分析第59-61页
        3.3.4 上述第三方面实验结果的DNA测序分析第61-70页
        3.3.5 上述第四方面实验结果的DNA测序分析第70-77页
    3.4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豆孢囊线虫生防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应用基础研究
下一篇:大麦镉积累基因型差异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