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6-26页 |
1.1 镉对植物生长的危害 | 第16-18页 |
1.1.1 镉对植物形态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2 镉对植物营养元素和含水量的影响 | 第17-18页 |
1.1.3 镉对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18页 |
1.2 植物镉积累和转运机理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1.2.1 根系对土壤中镉的吸收 | 第18-19页 |
1.2.2 镉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 | 第19-20页 |
1.2.3 地上部镉的再分配 | 第20-21页 |
1.3 降低植物镉积累的方法 | 第21-23页 |
1.3.1 修复镉污染土壤 | 第21页 |
1.3.2 培育镉低积累型作物新品种 | 第21-22页 |
1.3.3 农艺措施的调控 | 第22-23页 |
1.4 大麦镉积累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3页 |
1.5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应用 | 第23-24页 |
1.5.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原理 | 第23-24页 |
1.5.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第24页 |
1.6 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4-25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2.1 大麦材料与种植条件 | 第26-30页 |
2.1.1 大麦核心种质种植 | 第26-30页 |
2.1.2 HvLCT1-RNAi转基因株系种植 | 第30页 |
2.2 干物重及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 | 第30页 |
2.3 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 第30-31页 |
2.4 SNP和InDel分析 | 第31页 |
2.5 群体结构分析 | 第31页 |
2.6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31-32页 |
2.7 HvLCT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2页 |
2.8 HvLCT1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32页 |
2.9 HvLCT1-RNAi干涉材料的构建 | 第32页 |
2.10 数据统计分析 | 第32-3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4-55页 |
3.1 大麦核心种质镉积累的基因型差异 | 第34-38页 |
3.1.1 大麦茎秆和籽粒中镉浓度的基因型差异 | 第34-35页 |
3.1.2 大麦茎秆和籽粒中微量元素浓度的基因型差异 | 第35页 |
3.1.3 镉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 第35-38页 |
3.2 大麦核心种质镉积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38-49页 |
3.2.1 大麦核心种质遗传多态性 | 第38-42页 |
3.2.2 群体结构分析 | 第42-43页 |
3.2.3 大麦镉积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43-49页 |
3.3 候选基因HvLCT1的功能验证 | 第49-55页 |
3.3.1 HvLCT1的序列分析与结构预测 | 第49-50页 |
3.3.2 HvLCT1组织表达模式 | 第50-51页 |
3.3.3 大麦HvLCT1-RNAi植株表型验证 | 第51-55页 |
4 讨论 | 第55-59页 |
4.1 大麦核心种质镉积累基因型差异 | 第55页 |
4.2 大麦籽粒和茎秆镉积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第55-56页 |
4.3 候选基因HvLCT1功能验证 | 第56-57页 |
4.4 农艺措施阻控作物镉积累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8页 |
附录 | 第68-70页 |
作者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