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汽油发动机空燃比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系统理论分析 | 第16-27页 |
2.1 汽油机空燃比相关原理 | 第16-17页 |
2.1.1 汽油机空燃比的定义 | 第16页 |
2.1.2 影响空燃比变化的因素 | 第16-17页 |
2.2 汽油机平均值模型 | 第17-19页 |
2.3 空燃比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1 空燃比对废气排放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2 空燃比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 第20页 |
2.4 空燃比控制方式 | 第20-22页 |
2.4.1 开环控制 | 第20-21页 |
2.4.2 闭环控制 | 第21-22页 |
2.5 氧传感器信号分析 | 第22-23页 |
2.6 空燃比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 第23-26页 |
2.6.1 传感器 | 第24-25页 |
2.6.2 电控单元 | 第25页 |
2.6.3 执行器 | 第25-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算法与策略研究 | 第27-44页 |
3.1 空燃比控制算法设计 | 第27-33页 |
3.1.1 时滞补偿器的设计 | 第27-30页 |
3.1.2 模糊自适应PID空燃比控制 | 第30-33页 |
3.2 空燃比控制策略 | 第33-39页 |
3.2.1 燃油喷射方式 | 第33-34页 |
3.2.2 喷油量的组成 | 第34-35页 |
3.2.3 喷油脉宽精度及曲轴同步 | 第35-36页 |
3.2.4 工况划分与判断 | 第36-37页 |
3.2.5 各工况下空燃比控制策略 | 第37-39页 |
3.3 仿真实验 | 第39-43页 |
3.3.1 仿真模型 | 第39-40页 |
3.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空燃比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设计 | 第44-60页 |
4.1 系统硬件设计 | 第44-53页 |
4.1.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44页 |
4.1.2 MCU最小系统 | 第44-47页 |
4.1.3 电源管理电路 | 第47页 |
4.1.4 曲轴与凸轮轴信号处理电路 | 第47-48页 |
4.1.5 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 | 第48-51页 |
4.1.6 喷油与点火驱动电路 | 第51页 |
4.1.7 低端开关驱动电路 | 第51-52页 |
4.1.8 通讯电路的设计 | 第52页 |
4.1.9 可靠性与抗干扰性设计 | 第52-53页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59页 |
4.2.1 系统软件结构 | 第53-55页 |
4.2.2 系统任务状态 | 第55页 |
4.2.3 各软件流程设计 | 第55-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5章 系统测试及发动机台架实验研究 | 第60-70页 |
5.1 发动机台架搭建 | 第60-61页 |
5.2 系统测试与验证 | 第61-65页 |
5.2.1 曲轴信号测试 | 第62页 |
5.2.2 曲轴与凸轮轴信号同步测试 | 第62-63页 |
5.2.3 喷油点火时序测试 | 第63-64页 |
5.2.4 氧传感器信号测试 | 第64-65页 |
5.3 发动机台架实验 | 第65-69页 |
5.3.1 系统标定实验 | 第65-66页 |
5.3.2 小负荷工况空燃比实验 | 第66-67页 |
5.3.3 大负荷工况空燃比实验 | 第67页 |
5.3.4 过渡工况空燃比实验 | 第67-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总结 | 第70页 |
6.2 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