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前言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2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12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特色与难点 | 第13-14页 |
1.4.1 研究特色 | 第13页 |
1.4.2 研究难点 | 第13-14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一带一路”倡议及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相关文献研究 | 第14-15页 |
2.1.1 关于“一带一路”研究 | 第14页 |
2.1.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研究 | 第14-15页 |
2.2 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 | 第15-16页 |
2.2.1 绝对优势理论及应用 | 第15页 |
2.2.2 比较优势理论及应用 | 第15-16页 |
2.2.3 要素禀赋理论及应用 | 第16页 |
2.3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 第16-19页 |
2.3.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 第16-17页 |
2.3.2 中亚国家自身因素的影响 | 第17-18页 |
2.3.3 其他国家的影响 | 第18-19页 |
2.4 贸易潜力及方法研究 | 第19-21页 |
2.3.1 贸易引力模型 | 第19-20页 |
2.3.2 贸易强度指数 | 第20页 |
2.3.3 产业内贸易指数 | 第20-21页 |
2.3.4 比较优势指数 | 第21页 |
2.5 综合评述 | 第21-22页 |
3 、中亚五国简介及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22-34页 |
3.1 中国与中亚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22-24页 |
3.1.1 中亚简介 | 第22页 |
3.1.2 中国对中亚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 第22页 |
3.1.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对比 | 第22-23页 |
3.1.4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中亚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及比重 | 第23-24页 |
3.2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24-26页 |
3.2.1 哈萨克斯坦简介 | 第24页 |
3.2.2 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 第24-25页 |
3.2.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对比 | 第25页 |
3.2.4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及比重 | 第25-26页 |
3.3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26-28页 |
3.3.1 乌兹别克斯坦简介 | 第26页 |
3.3.2 中国对乌兹别克斯坦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 第26-27页 |
3.3.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对比 | 第27页 |
3.3.4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及比重 | 第27-28页 |
3.4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28-30页 |
3.4.1 土库曼斯坦简介 | 第28页 |
3.4.2 中国对土库曼斯坦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 第28-29页 |
3.4.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对比 | 第29页 |
3.4.4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及比重 | 第29-30页 |
3.5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30-32页 |
3.5.1 吉尔吉斯斯坦简介 | 第30页 |
3.5.2 中国对吉尔吉斯斯坦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 第30-31页 |
3.5.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对比 | 第31页 |
3.5.4 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及比重 | 第31-32页 |
3.6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农产品贸易概况 | 第32-33页 |
3.6.1 塔吉克斯坦简介 | 第32页 |
3.6.2 中国对塔吉克斯坦农产品进出口概况 | 第32页 |
3.6.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后对比 | 第32-33页 |
3.6.4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坦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及比重 | 第33页 |
3.7 小结 | 第33-34页 |
4、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1页 |
4.1 政治因素 | 第34-35页 |
4.1.1 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 | 第34页 |
4.1.2 上海合作组织的促进 | 第34-35页 |
4.1.3 中亚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定与域外大国的影响 | 第35页 |
4.2 经济因素 | 第35-37页 |
4.2.1 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水平低 | 第35-36页 |
4.2.2 中亚基础设施不完善 | 第36页 |
4.2.3 中亚五国营商环境较差 | 第36-37页 |
4.3 文化因素 | 第37-38页 |
4.3.1 人口与民族文化相通 | 第37页 |
4.3.2 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 第37页 |
4.3.3 伊斯兰极端思想与东突恐怖组织威胁 | 第37-38页 |
4.4 自然地理因素 | 第38-39页 |
4.4.1 口岸开放与地理位置相邻 | 第38页 |
4.4.2 中亚距离出海口较远 | 第38页 |
4.4.3 自然环境脆弱 | 第38-39页 |
4.5 农业因素 | 第39-40页 |
4.5.1 中亚五国农业资源禀赋 | 第39页 |
4.5.2 农业资源禀赋利用状况 | 第39-40页 |
4.5.3 土地政策 | 第40页 |
4.6 小结 | 第40页 |
4.7 农产品贸易下降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5、中国与中亚农产品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与潜力分析 | 第41-61页 |
5.1 贸易引力模型 | 第41-45页 |
5.1.1 贸易引力基础模型 | 第41-42页 |
5.1.2 扩展贸易引力模型 | 第42-43页 |
5.1.3 “一带一路”倡议关键解释变量的体现 | 第43-44页 |
5.1.4 其他样本及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5.2 贸易引力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45-55页 |
5.2.1 中国与中亚农产品进出口总额 | 第45-47页 |
5.2.2 中国对中亚农产品出口总额 | 第47-49页 |
5.2.3 中国从中亚农产品进口总额 | 第49-51页 |
5.2.4 中国对中亚出口蔬菜水果 | 第51-53页 |
5.2.5 中国从中亚进口纺织纤维 | 第53-55页 |
5.3 贸易潜力测算与分析 | 第55-61页 |
5.3.1 进出口总额 | 第55-57页 |
5.3.2 出口总额 | 第57-58页 |
5.3.3 进口总额 | 第58-59页 |
5.3.4 蔬菜水果 | 第59-60页 |
5.3.5 纺织纤维 | 第60-61页 |
6、结论与建议 | 第61-65页 |
6.1 结论 | 第61-63页 |
6.1.1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农产品种类较为集中 | 第61页 |
6.1.2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普遍下降 | 第61-62页 |
6.1.3 影响中国与中亚农产品贸易因素较多 | 第62页 |
6.1.4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潜力波动较大 | 第62-63页 |
6.2 建议 | 第63-65页 |
6.2.1 加强在中亚地区“一带一路”政策的宣传 | 第63页 |
6.2.2 加强与中亚农业贸易,促进贸易增长 | 第63页 |
6.2.3 发展特色农产品,拓宽贸易品种 | 第63页 |
6.2.4 推动中亚基础设施建设 | 第63-64页 |
6.2.5 加强对乌、吉、塔三国农产品贸易发展 | 第64-65页 |
7、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
攻读农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