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1.2 选题的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3 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研究框架与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3.1 论文结构框架图 | 第14页 |
1.3.2 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税务风险的来源分析 | 第16-23页 |
2.1 大型石化企业税务风险的特点及分类 | 第16-17页 |
2.1.1 大型石化企业的主要特点 | 第16页 |
2.1.2 税务风险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大型石化企业税务风险的来源分析 | 第17-19页 |
2.2.1 来源于企业自身的内部税务风险 | 第17-18页 |
2.2.2 来源于税收机关的外部税务风险 | 第18-19页 |
2.3 兰州石化公司税务风险案例分析 | 第19-23页 |
2.3.1 税收政策不熟悉造成税务风险的案例 | 第19页 |
2.3.2 企业领导主观因素造成税务风险的案例 | 第19-20页 |
2.3.3 客观环境造成的税务风险案例 | 第20页 |
2.3.4 财务人员自身导致多交税款的案例 | 第20页 |
2.3.5 外部税务机关导致的税务风险案例 | 第20-21页 |
2.3.6 未使用税务优惠政策带来的税务风险案例 | 第21-23页 |
第三章 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23-31页 |
3.1 什么是税务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 第23-24页 |
3.1.1 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遵循的原则 | 第23-24页 |
3.1.2 税务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步骤 | 第24页 |
3.2 税务风险的识别 | 第24-27页 |
3.2.1 税务风险识别方法 | 第24-27页 |
3.3 税务风险的评估 | 第27-31页 |
3.3.1 税务风险评估方法 | 第27-29页 |
3.3.2 税务风险评估的关键点 | 第29-31页 |
第四章 税务风险的内部控制 | 第31-40页 |
4.1 企业税务风险控制的方法 | 第32-40页 |
4.1.1 宏观税务风险控制方法 | 第32-33页 |
4.1.2 微观税务风险控制方法 | 第33-40页 |
第五章 《指引》在兰州石化公司的实践运用 | 第40-48页 |
5.1 《指引》防控要素四大组成部分 | 第40-41页 |
5.2 《指引》在兰州石化公司的实践运用 | 第41-47页 |
5.2.1 基础建设重在制度,长远发展需结合实际 | 第41-42页 |
5.2.2 设置前提重在岗位,分工制度重在明晰化和确定化 | 第42-43页 |
5.2.3 关键在于风险的评估、评估关键在于动态、科学管理 | 第43-44页 |
5.2.4 核心在于控制措施,重点在于人机结合 | 第44-45页 |
5.2.5 难点在于沟通机制,重点在于效率的提高与全面沟通的实现 | 第45-46页 |
5.2.6 保障措施在于监督,审核重心在于理性公正 | 第46-47页 |
5.3 兰州石化公司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图 | 第47-4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49页 |
6.1 本文中心结论 | 第48页 |
6.2 下一阶段亟待探究的问题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