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控制权对股权合同实施的作用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股权合同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公司控制权方面的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股权合同实施中控制权的作用方面的研究 | 第13-17页 |
1.2.4 简要的评议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0页 |
2.2 不完全合同理论 | 第20-21页 |
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2页 |
2.4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 第22-23页 |
第三章 股权合同与公司控制权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 第23-34页 |
3.1 股权合同的含义及特点 | 第23-26页 |
3.1.1 股权合同的含义 | 第23页 |
3.1.2 股权合同的特点 | 第23-26页 |
3.2 公司控制权的含义与分类 | 第26-34页 |
3.2.1 公司控制权的含义 | 第26-27页 |
3.2.2 公司控制权的分类 | 第27-34页 |
第四章 股权合同的实施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 第34-52页 |
4.1 股权合同实施效率的含义 | 第34-35页 |
4.2 股权合同实施效率的研究模型 | 第35-45页 |
4.2.1 博弈过程 | 第36-38页 |
4.2.2 模型建立 | 第38-41页 |
4.2.3 模型分析 | 第41-45页 |
4.3 股权合同实施效率的因素分析 | 第45-52页 |
4.3.1 货币性收益 | 第45-46页 |
4.3.2 非货币性收益 | 第46-47页 |
4.3.3 机会收益 | 第47-48页 |
4.3.4 决策成本 | 第48页 |
4.3.5 代理成本 | 第48-49页 |
4.3.6 专用性资产减值 | 第49-50页 |
4.3.7 声誉损失 | 第50页 |
4.3.8 察觉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 | 第50-51页 |
4.3.9 采取各惩罚措施的概率 | 第51-52页 |
第五章 公司控制权影响股权合同实施效率的路径 | 第52-66页 |
5.1 最终控制权的作用 | 第54-60页 |
5.1.1 重大事项决策权 | 第54-56页 |
5.1.2 股东临时提案权 | 第56-57页 |
5.1.3 股份转让权 | 第57-58页 |
5.1.4 任免控制权 | 第58-59页 |
5.1.5 剩余控制权 | 第59-60页 |
5.2 间接控制权的作用 | 第60-63页 |
5.2.1 决策权 | 第60-62页 |
5.2.2 监督权 | 第62-63页 |
5.2.3 剩余控制权 | 第63页 |
5.3 直接控制权的作用 | 第63-66页 |
5.3.1 组织实施权 | 第64页 |
5.3.2 经营管理权 | 第64页 |
5.3.3 剩余控制权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66-7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6-69页 |
6.2 相关建议 | 第69-72页 |
6.3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