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肢体瘫痪的原因 | 第11-12页 |
1.1.2 肢体瘫痪的治疗方法 | 第12-14页 |
1.2 神经肌肉电刺激介绍 | 第14-17页 |
1.2.1 NMES激活肌肉的基本原理 | 第14页 |
1.2.2 电刺激参数对神经肌肉活化的影响 | 第14-17页 |
1.3 体外NMES系统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1 体外NMES治疗模式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2 体外NMES嵌入式控制系统调查 | 第20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功能指标 | 第20-21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2章 软硬件平台介绍及系统总体架构 | 第23-31页 |
2.1 论文使用硬件平台介绍 | 第23-24页 |
2.1.1 ARM架构 | 第23页 |
2.1.2 Cortex-A9处理器 | 第23页 |
2.1.3 Exynos4412平台 | 第23-24页 |
2.1.4 MFRC522芯片介绍 | 第24页 |
2.1.5 STM32F103平台 | 第24页 |
2.2 论文使用软件平台介绍 | 第24-27页 |
2.2.1 Linux内核 | 第24-25页 |
2.2.2 Android系统架构 | 第25-26页 |
2.2.3 Android基本组件 | 第26-27页 |
2.3 系统架构概述 | 第27-29页 |
2.3.1 系统组成概述 | 第27-28页 |
2.3.2 硬件设计概述 | 第28页 |
2.3.3 软件设计概述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实现 | 第31-41页 |
3.1 主控Exynos4412及外围电路 | 第31-36页 |
3.1.1 Exynos4412核心板 | 第31-32页 |
3.1.2 电源及复位电路 | 第32-33页 |
3.1.3 OTG下载调试电路 | 第33页 |
3.1.4 数据通信电路 | 第33-34页 |
3.1.5 RFID模块MF RC522读卡电路 | 第34-36页 |
3.2 辅控STM32F103及外围电路 | 第36-39页 |
3.2.1 电源管理电路 | 第36-37页 |
3.2.2 锂电池电量监控电路 | 第37-38页 |
3.2.3 DAC数模转换电路 | 第38-3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Linux内核的定制 | 第41-47页 |
4.1 Linux内核简介 | 第41-42页 |
4.2 U-boot编译 | 第42页 |
4.3 Linux内核定制与编译 | 第42-45页 |
4.4 系统移植 | 第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部分的实现 | 第47-61页 |
5.1 基于RFID的病人注册登陆模块 | 第47-51页 |
5.1.1 CMake工具简介 | 第47页 |
5.1.2 RC522驱动 | 第47-49页 |
5.1.3 病人注册登陆的实现 | 第49-51页 |
5.2 基于SQLite的病人信息管理模块 | 第51-53页 |
5.2.1 SQLite数据库简介 | 第51页 |
5.2.2 SQLite数据库在本系统中作用 | 第51-53页 |
5.3 任意参数刺激脉冲生成模块 | 第53-56页 |
5.3.1 STM32F103与Exynos4412通信实现 | 第53-54页 |
5.3.2 任意参数刺激脉冲生成 | 第54-56页 |
5.4 Android端UI设计 | 第56-59页 |
5.4.1 模式及功能选择 | 第56页 |
5.4.2 普通FES刺激模式 | 第56-58页 |
5.4.3 登陆&注册界面 | 第58页 |
5.4.4 病人信息界面 | 第58-59页 |
5.4.5 EMG桥接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6章 系统测试 | 第61-65页 |
6.1 范围内参数可调普通FES模式测试 | 第62页 |
6.2 EMG桥接模式演示 | 第62-64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7.1 总结 | 第65页 |
7.2 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