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对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对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总体评价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15-16页 |
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 公务员工作压力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公务员 | 第17页 |
2.1.2 工作压力 | 第17-18页 |
2.1.3 压力源 | 第18-19页 |
2.1.4 公务员工作压力 | 第19页 |
2.2 工作压力基础理论 | 第19-21页 |
2.2.1 Siegrist的付出一回馈理论 | 第19-20页 |
2.2.2 French的个体-环境匹配理论 | 第20页 |
2.2.3 Karasek的工作要求-控制-支持模式 | 第20-21页 |
2.2.4 Lazarus的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 第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现状和压力因素 | 第22-38页 |
3.1 S省国税系统及其公务员简介 | 第22-23页 |
3.2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问卷调查 | 第23页 |
3.2.1 问卷的设计 | 第23页 |
3.2.2 问卷的发放 | 第23页 |
3.2.3 问卷的分析 | 第23页 |
3.3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访谈调查 | 第23-26页 |
3.3.1 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23-24页 |
3.3.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24页 |
3.3.3 访谈结果的分析 | 第24-26页 |
3.4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现状 | 第26-29页 |
3.4.1 压力总体状况分析 | 第26-27页 |
3.4.2 不同性别的压力状况 | 第27-28页 |
3.4.3 年龄阶段的压力状况 | 第28页 |
3.4.4 婚姻状态的压力状况 | 第28-29页 |
3.4.5 职务职级的压力状况 | 第29页 |
3.5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的现实影响 | 第29-31页 |
3.5.1 压力对工作的正面影响 | 第30页 |
3.5.2 压力对工作的负面影响 | 第30-31页 |
3.6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因素分析 | 第31-37页 |
3.6.1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 第31-33页 |
3.6.2 组织内部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3.6.3 公务员个人因素分析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S省国税系统公务员工作压力缓解对策 | 第38-46页 |
4.1 营造良好的环境 | 第38-39页 |
4.1.1 实施合理的容错机制 | 第38页 |
4.1.2 搭建良好的工作环境 | 第38-39页 |
4.1.3 营造积极的社会舆论 | 第39页 |
4.2 完善组织的缓解压力举措 | 第39-41页 |
4.2.1 合理改进工作任务 | 第39-40页 |
4.2.2 完善绩效考评机制 | 第40-41页 |
4.2.3 拓宽成长发展渠道 | 第41页 |
4.2.4 搭建心理疏导平台 | 第41页 |
4.3 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 第41-45页 |
4.3.1 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 | 第41-42页 |
4.3.2 提高个人职业能力水平 | 第42-43页 |
4.3.3 重新认知家庭的力量 | 第43页 |
4.3.4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 第43-44页 |
4.3.5 掌握有效的缓释方法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