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FeOOH与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废水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苯胺废水来源、危害及其处理方法第8-12页
        1.1.1 苯胺废水的来源及危害第8页
        1.1.2 苯胺废水处理方法第8-12页
            1.1.2.1 物理方法第8-9页
            1.1.2.2 化学方法第9-11页
            1.1.2.3 生物方法第11-12页
            1.1.2.4 电子束辐照降解技术第12页
    1.2 臭氧与催化臭氧氧化在废水处理的应用第12-14页
        1.2.1 臭氧氧化技术第12-13页
        1.2.2 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第13-14页
    1.3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第14-16页
        1.3.1 研究意义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废水第16-28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实验部分第16-19页
        2.2.1 原料、试剂与仪器第16-18页
        2.2.2 羟基氧化铁的制备第18-19页
        2.2.3 FeOOH降解苯胺废水实验第19页
        2.2.4 分析方法第19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19-27页
        2.3.1 FeOOH催化臭氧氧化对苯胺的降解第19-20页
        2.3.2 催化剂投加量对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的影响第20-21页
        2.3.3 臭氧用量对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的影响第21-23页
        2.3.4 pH值对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的影响第23页
        2.3.5 苯胺初始浓度对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的影响第23-24页
        2.3.6 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的矿化程度第24-25页
        2.3.7 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的机理初探第25-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Si-FeOOH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苯胺废水第28-37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实验部分第28-29页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28页
        3.2.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3.2.2.1 硅-羟基氧化铁(Si-FeOOH)的制备第28-29页
            3.2.2.2 实验反应装置第29页
            3.2.2.3 实验方法第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36页
        3.3.1 催化氧化降解苯胺第29-30页
        3.3.2 不同Si/Fe摩尔比对催化臭氧去除苯胺的影响第30-31页
        3.3.3 催化剂投量对催化臭氧去除苯胺的影响第31-32页
        3.3.4 pH对催化体系苯胺降解的影响第32-33页
        3.3.5 苯胺的初始浓度对催化臭氧去除苯胺的影响第33-34页
        3.3.6 重碳酸盐碱度对催化臭氧去除苯胺的影响第34-35页
        3.3.7 Si-FeOOH的回用与铁溶出情况第35-36页
    3.4 个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致谢第43-44页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交手游群体传播研究
下一篇: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新闻采编人才流动态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