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18页 |
1.1 作物杂种优势育种 | 第11-14页 |
1.1.1 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应用 | 第11-12页 |
1.1.2 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选择方法 | 第12-13页 |
1.1.3 作物杂种优势育种的潜力与挑战 | 第13-14页 |
1.2 基因组选择 | 第14-17页 |
1.2.1 基因组选择的概念 | 第14页 |
1.2.2 基因组选择的方法 | 第14-16页 |
1.2.3 基因组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2.4 基因组选择在杂种优势育种上的应用 | 第17页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18页 |
2 材料方法 | 第18-24页 |
2.1 实验材料的基因型及表型数据采集 | 第18-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3页 |
2.2.1 TN群体的表型数据重分析 | 第20页 |
2.2.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模型 | 第20-21页 |
2.2.3 基因组选择模型 | 第21-22页 |
2.2.4 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交叉验证 | 第22页 |
2.2.5 验证群体的种植与表型考察 | 第22-23页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3.1 TN群体种子产量表型数据的重分析 | 第24-26页 |
3.2 影响杂种产量的遗传因素分析 | 第26-27页 |
3.3 杂种产量的杂种优势评估 | 第27-28页 |
3.4 杂种产量的数量性状位点(QTLs)检测分析 | 第28-32页 |
3.5 DH系不同农艺性状的基因组选择预测分析 | 第32-33页 |
3.6 杂种产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及基因组选择预测分析 | 第33-34页 |
3.7 不同遗传效应的杂种产量预测分析 | 第34-35页 |
3.8 杂种产量的模拟预测 | 第35-36页 |
4 讨论 | 第36-40页 |
4.1 不同的遗传效应对杂种产量及杂种优势的影响 | 第36页 |
4.2 不同遗传效应的QTLs对杂种产量的贡献 | 第36-37页 |
4.3 分子标记辅助与基因组选择杂种产量预测准确性比较 | 第37页 |
4.4 不同遗传效应对杂种产量预测准确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 不同农艺性状的基因组选择预测准确性的比较 | 第38页 |
4.6 基因组选择应用于杂种优势育种的潜力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附录 | 第49-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