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2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3页
        1.2.1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3-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3-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8页
        1.4.1 研究内容第16页
        1.4.2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基本内涵第18-23页
    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第18-20页
        2.1.1 形成背景第18-19页
        2.1.2 形成过程第19-20页
    2.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第20-23页
        2.2.1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第20页
        2.2.2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第20-21页
        2.2.3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第21页
        2.2.4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第21-23页
第三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关系第23-30页
    3.1 概念辨析第23-27页
        3.1.1 素质教育第23-24页
        3.1.2 发展素质教育第24-26页
        3.1.3 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第26-27页
    3.2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素质教育的关系第27-30页
        3.2.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第27-28页
        3.2.2 素质教育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实践第28-30页
第四章 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调研分析第30-46页
    4.1 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第30-41页
        4.1.1 问卷设计第30页
        4.1.2 问卷调查的实施第30页
        4.1.3 调研分析第30-41页
    4.2 高校发展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第41-43页
        4.2.1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第42页
        4.2.2 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第42页
        4.2.3 学生社会交往能力欠缺第42-43页
        4.2.4 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第43页
    4.3 当前高校发展素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析第43-46页
        4.3.1 多元文化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与困惑第44页
        4.3.2 市场经济环境造成唯利是图的短期效应第44-45页
        4.3.3 科学的教育理念尚未牢固确立第45页
        4.3.4 忽视大学生个性培养第45-46页
第五章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加强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启示第46-56页
    5.1 明确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第46-47页
        5.1.1 正确理解和认识“全面发展”第46页
        5.1.2 正确认识“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第46-47页
        5.1.3 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第47页
    5.2 完善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内容第47-50页
        5.2.1 加强理论武装,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第48页
        5.2.2 关注思维水平,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第48-49页
        5.2.3 增强锻炼意识,提升身体素质第49页
        5.2.4 加强渗透作用,提升心理素质第49-50页
        5.2.5 突出个性培养,提升创新素质第50页
        5.2.6 拓展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化素质第50页
    5.3 探索高校发展素质教育的路径第50-54页
        5.3.1 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升思想境界第50-51页
        5.3.2 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要求做到因材施教第51-52页
        5.3.3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要求构建和谐文化氛围第52-53页
        5.3.4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要求重视实践活动环节第53-54页
    5.4 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第54-56页
        5.4.1 创新育人模式第54页
        5.4.2 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第54-55页
        5.4.3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第55-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附录第59-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免费师范生初职教师学习共同体现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