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及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致谢 | 第6-7页 |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 第16-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3.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方法概述 | 第21-29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1.1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相关概念 | 第21页 |
2.1.2 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2 相关评价方法介绍 | 第23-27页 |
2.2.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3-24页 |
2.2.2 层次分析法 | 第24-27页 |
2.3 系统开发技术介绍 | 第27-28页 |
2.3.1 Visual studio 2013 | 第27页 |
2.3.2 数据库技术 | 第27-28页 |
2.3.3 .NET平台介绍 | 第28页 |
2.3.4 B/S结构技术 | 第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研究对象概述及数据来源 | 第29-34页 |
3.1 安徽农业大学2017届本科毕业生概况 | 第29-32页 |
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32-33页 |
3.2.1 就业数据 | 第32页 |
3.2.2 调研数据 | 第32页 |
3.2.3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4-53页 |
4.1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 第34-35页 |
4.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34页 |
4.1.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和难点 | 第34-35页 |
4.2 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5-44页 |
4.2.1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35-36页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页 |
4.2.3 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第36-41页 |
4.2.4 评价指标因子权重的确定 | 第41-44页 |
4.3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 | 第44-49页 |
4.3.1 就业质量评价模型 | 第44-45页 |
4.3.2 就业质量评价结果统计 | 第45-49页 |
4.4 模型应用 | 第49-52页 |
4.4.1 具体评价结果 | 第49-51页 |
4.4.2 关于提升农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建议 | 第51-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69页 |
5.1 就业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 第53-54页 |
5.1.1 系统业务需求 | 第53页 |
5.1.2 系统功能需求 | 第53-54页 |
5.1.3 系统性能需求 | 第54页 |
5.2 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 第54-55页 |
5.3 数据库设计 | 第55-57页 |
5.3.1 用户数据 | 第55页 |
5.3.2 就业数据 | 第55-56页 |
5.3.3 数据库具体实现 | 第56-57页 |
5.4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57-68页 |
5.4.1 登录界面及首页功能的实现 | 第58页 |
5.4.2 用户管理功能的实现 | 第58-60页 |
5.4.3 就业数据功能的实现 | 第60-61页 |
5.4.4 就业情况功能的实现 | 第61-63页 |
5.4.5 质量评价功能的实现 | 第63-64页 |
5.4.6 就业单位功能的实现 | 第64-66页 |
5.4.7 个人就业功能的实现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节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