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10-20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 国内外关于文本层次理论的研究 | 第12-16页 |
2. 文本层次理论对散文教学影响的研究 | 第16-18页 |
(1)文本层次分析的方法研究 | 第17页 |
(2)文本层次理论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 第17-18页 |
(四)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二、文本层次的理论建构 | 第20-33页 |
(一)文本层次理论的演变过程 | 第20-24页 |
1. 文本层次理论的萌芽 | 第20页 |
2. 文本层次理论的孕育 | 第20-21页 |
3. 文本层次理论的诞生 | 第21-22页 |
4. 文本层次理论在不同文学流派的发展 | 第22-23页 |
5. 文本层次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第23-24页 |
(二)文本层次理论的核心概念 | 第24-26页 |
1. 文本 | 第24页 |
2. 层次 | 第24-25页 |
3. 文本层次理论 | 第25-26页 |
(三)文学作品文本的层次构成 | 第26-33页 |
1. 语言层 | 第26-29页 |
(1)语音 | 第26-28页 |
(2)意义 | 第28-29页 |
2. 再现层 | 第29-31页 |
3. 意脉层 | 第31-32页 |
4. 形式层 | 第32-33页 |
三、散文文本的特点与层次分析 | 第33-41页 |
(一)散文文本的特点 | 第33-34页 |
1. 文体特征 | 第33页 |
2. 文体的审美规范 | 第33-34页 |
(二)散文文本的结构层次例析 | 第34-39页 |
1. 语言层 | 第34-36页 |
(1)节奏层 | 第34-35页 |
(2)意义层 | 第35-36页 |
2. 再现层 | 第36-38页 |
3. 意脉层 | 第38-39页 |
4. 文体形式规范层 | 第39页 |
(三)文本层次理论在散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 第39-41页 |
四、文本层次理论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41-52页 |
(一)文本层次理论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41-48页 |
1. 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学习情况 | 第42-43页 |
2. 教师对现代散文的教学现状 | 第43-44页 |
3. 教师应用文本层次理论的情况 | 第44-45页 |
4. 语文教材中散文的编排情况 | 第45-48页 |
(二)文本层次理论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 第48-52页 |
1. 学生学习现状: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方式单一 | 第49-50页 |
2. 教师教学: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合理 | 第50页 |
3. 教师的理论建构:不了解文本层次理论 | 第50-51页 |
4. 语文教材:选文丰富,个别篇目难度大 | 第51-52页 |
五、文本层次理论在初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第52-60页 |
(一)抓住节奏,感知韵律 | 第52-53页 |
(二)品味语词,体味意义 | 第53-55页 |
(三)洞察意象,再现客体 | 第55-56页 |
(四)寻找未定点,补充再现世界 | 第56-57页 |
(五)循着情感脉络,感悟情感的流动 | 第57-58页 |
(六)观察文体形式,提高审美价值 | 第58-60页 |
六、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附录一:初中语文教师散文解读及其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第65-66页 |
附录二:初中生关于散文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