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拟南芥SDR6基因的抗病机制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写表第9-12页
1 引言第12-16页
    1.1 拟南芥抗病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 SDR家族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2 材料和方法第16-25页
    2.1 供试材料第16-17页
        2.1.1 供试拟南芥、菌株第16页
        2.1.2 供试试剂第16页
        2.1.3 供试仪器设备第16页
        2.1.4 供试培养基、缓冲溶液第16-17页
    2.2 拟南芥的种植第17页
    2.3 拟南芥总RNA的提取及cDNA合成第17页
        2.3.1 拟南芥总RNA的提取第17页
        2.3.2 cDNA的合成第17页
    2.4 SDR6基因与SA、JA/ET信号途径的关系分析第17-18页
        2.4.1 拟南芥野生型中SDR6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7页
        2.4.2 SA、JA/ET信号途径突变体中SDR6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7-18页
    2.5 SDR6基因调控拟南芥抗灰葡萄孢的机制分析第18-19页
        2.5.1 SDR6基因突变体对灰葡萄孢抗病性的测定第18页
        2.5.2 灰葡萄孢对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8-19页
    2.6 SDR6基因调控拟南芥抗PstDC3000的机制分析第19-20页
        2.6.1 SDR6基因突变体对PstDC3000的抗病性测定第19页
        2.6.2 PstDC3000对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9-20页
    2.7 SDR6基因候选互作蛋白的鉴定第20-25页
        2.7.1 SDR6基因候选互作蛋白的酵母双杂交鉴定第20-21页
        2.7.2 SDR6候选互作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21-23页
        2.7.3 SDR6基因候选互作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鉴定第23-2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5-43页
    3.1 SDR6基因与SA、JA/ET信号途径的关系分析第25-26页
        3.1.1 拟南芥野生型中SDR6基因的表达分析第25页
        3.1.2 SA、JA/ET信号途径突变体中SDR6基因的表达分析第25-26页
    3.2 SDR6基因调控拟南芥抗灰葡萄孢的机制分析第26-29页
        3.2.1 SDR6基因突变体对灰葡萄孢抗病性的测定第26-28页
        3.2.2 灰葡萄孢对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28-29页
    3.3 SDR6基因调控拟南芥抗PstDC3000的机制分析第29-32页
        3.3.1 SDR6基因突变体对PstDC3000的抗病性测定第29-31页
        3.3.2 PstDC3000对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1-32页
    3.4 SDR6基因候选互作蛋白的鉴定第32-43页
        3.4.1 SDR6基因候选互作蛋白的酵母双杂交鉴定第32-35页
        3.4.2 SDR6候选互作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5-38页
        3.4.3 SDR6基因候选互作蛋白的双分子荧光互补鉴定第38-43页
4 讨论第43-45页
    4.1 SDR6基因与SA、JA/ET信号途径的关系第43页
    4.2 SDR6及其候选互作蛋白的验证第43-45页
5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3页
作者简历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详细摘要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四类衍生物的合成及除草活性测定
下一篇:叶面施硅对水稻吸收和累积砷的影响研究